还有战后的利益分配。现在奥地利的主要贡献是后勤,那么战后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分配利益,俄国人出了最大的力,拿到最大一份儿好处也是合理的。

    要是奥地利充当了主力,俄国人现在想要的利益就无法全部吞下去了,这是沙皇政府不能接受的。

    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奥地利有实力可以中立,英法就算是再怎么不爽,也奈何不了奥地利。

    换成希腊人就不同了,英国人不介意顺手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小弟。小国一旦站队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不要指望英法会听他们解释。

    希腊人正确的做法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蛇鼠两端,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们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说道:“那我们就再等等吧,从维也纳到萨尔茨堡的铁路已经开始铺设轨道了,年底就能够通车。

    慕尼黑连接萨尔茨堡的铁路,也完成了路基施工,从技术上来说,这一段铁路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铺设临时轨道。

    就算是敌人鱼死网破,堵塞了多瑙河和莱茵河,后勤问题同样可以解决。”

    南德意志邦国的军事实力,弗朗茨不担心。不管这些邦国政府如何努力,都架不住底下的带路党多。

    统一的话题已经被炒热了,这个年代大家还不知道一个词——舆论绑架。可实际上这些小邦国的中下层民众,大都被舆论给影响了。

    在奥地利军队打过来的时候,这种观念会瓦解军队的战斗意志。投降的人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不是在投降,我们是在为国家统一尽自己的一份力。

    唯一的风险就是后勤,巴伐利亚政府选择鱼死网破,直接堵塞了多瑙河和莱茵河,奥地利军队只能靠陆路运输后勤补给,那就令人头疼了。

    等巴伐利亚国内的铁路通车是来不及了,不过没有关系,还可以变通一下,在已经完成的路基上铺设临时轨道。

    因为地形的关系,这种短距离铁路可能只有几十公里、十几公里、甚至是几公里的小段,无法连接起来。可是弗朗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有总比没有好。

    中途倒运物资再麻烦,也比用人力肩挑背扛要快。战场上面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黑山公国的接力赛运输模式,奥地利也可以效仿。

    ……

    巴尔干半岛

    战争已经进入了僵持阶段,俄国人无法击败联军,联军也奈何不了俄国人。

    令人交战双方尴尬的是:战场上表现最突出的两支军队,居然是保加利亚游击队和黑山公国军队。

    1852年10月1日,黑山军队以少胜多,攻克了奥斯曼人重兵把守的斯库台要塞,阿尔巴尼亚的门户洞开。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黑山军队又一路横扫,半个阿尔巴尼亚地区都落入了他们的手中。好在这些地方斗不是核心要害,影响不了大局。

    保加利亚游击队的表现也非常抢镜。在斯利文地区,他们压着奥斯曼军队打,改不时深入后方搞事情,给联军的后勤运输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在索非亚地区,保加利亚游击队正面击溃了撒丁军队的防线,穿插到了联军的后方。

    如果不是英国人这次反应快,迅速调集了重兵组织反攻,把他们给击溃了,索非亚地区的联军就要被包饺子了。

    正规军如果被打散了,就变成了溃兵。可是本来就是游击队,被击溃过后他们自然就游了起来,搞得联军指挥官蒙特斯都快要崩溃了。

    没有办法,奥斯曼人不给力,说好的本土作战,结果他们反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这些保加利亚游击队溃散过后,就深入了保加利亚地区,利用当地民众的支持,时不时的给他们来一下子。

    到了现在,联军的后勤运输蒙特斯都不敢用奥斯曼人护送了。要是没有两千以上的英军护送,那就是给敌人送给养。

    前不久五千奥斯曼军队押送过来战略物资,直接在半道上被游击队给打劫了。要不是索非亚的储备丰厚,联军就要饿肚皮了。

    就算是派了重兵押运,每次成功运送物资的背后,都有百八十名英军士兵倒在了战场上。

    当然敌人死的更多,可是用英军士兵和游击队换,在蒙特斯看来怎么都觉得吃亏了。

    蒙特斯愤怒的说:“让外交部照会苏丹政府,让他们尽快围剿游击队,不能让这些人影响了我们的后勤运输。”

    不是他不想派兵去围剿游击队,问题上前线的俄军还盯着呢,只要他敢把英军主力派出去,俄国人立即就会扑上来。

    可是游击队也不能放任不管,让他们这样肆掠下去,联军的后勤早晚会崩溃。

    原本一个星期就可以抵达的物资,现在至少要走十天。每次运送物资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都在不断增加。

    那么就只能把围剿游击队的重任交给奥斯曼政府了,他们是地头蛇,干这份工作正好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神圣罗马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海月1并收藏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