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边上站着的那道人影,风掀起那薄薄地鹤氅一摆,袍裙荡漾,如同云烟舞动。

    微微抬眼,前方的纱帐之后,是正嘉皇帝跟内侍田丰,田丰正低低地禀奏着什么,江恒的耳力很好,依稀听什么“公主、斥责”之类的话。

    不多会儿,田丰退下,正嘉皇帝穿过帘帐走了出来,他身着一袭墨蓝色缂丝卧旅山行图的宽袖道袍,腰间束着如意结的丝絩,玉钗羽冠,看着威严尊贵,有天家贵胄的威仪,也有修道之人的庄严法相。

    江恒上前拜过,说明俞莲臣在牢中得病之事。

    正嘉皇帝坐在檀木的大圈椅上,微微仰着头:“又是这个俞莲臣,真人没有说错,他可真是个煞星,一旦跟他有关,朕的心就格外不安宁,唉,头疼啊。”

    皇帝向来有头疼的旧疾,时好时坏,太医也说不准是怎么回事。江恒道:“皇上又犯了头疾?如今真人在侧,不如请真人给皇上看一看?”

    正嘉皇帝道:“真人如今正忙着禳解之事,暂时不必因为这些小事打扰他。你去太医院,调两个太医,别让俞莲臣在这个时候死了。”

    江恒答应,看一眼正嘉,突然道:“皇上,臣听说真人的师妹和玉道长医术高明,这疟疾又非寻常之症,如果太医无能为力的话,臣想……”

    正嘉原本往后倾身斜躺,也闭着双眼,闻言便坐起身来:“你说和玉吗?你可见过她?”

    江恒道:“其实方才臣在来见皇上的路上,便遇到了道长。”

    正嘉的眼中透出饶有兴趣之色:“哦?你倒是比朕有福,朕想见她还没得空呢。你且说说,这和玉道长,是什么样儿?”

    江恒笑道:“到底是修道之人,生的不俗。”

    “好一个不俗,”正嘉皇帝也笑道:“不俗既仙骨,多情乃道心。身在碌碌凡尘,能得不俗的境界已经是最难得的了。”

    他一只手垂在圈椅的月牙扶手处,手指轻轻捻动,沉沉的目光闪烁,片刻:“你可知道,方才田丰来说,和玉方才去了宁康宫给宝鸾公主看病,还把丽嫔驳斥了一顿。”

    江恒在来的路上已经知道,此刻却假装不知:“哦?这……她也太胆大放肆了。”

    正嘉道:“要不怎么能得你江指挥使一句‘不俗’呢?叫朕看,她放肆的极好,有些奴婢是该整治整治了,朕的子女也敢怠慢。”

    皇帝说了这句,转头看江恒:“你如果要用和玉,只要她自个儿愿意就行。不过,这疟疾既然是棘手的,能不动她就别动,若有个万一,真人那边也不好交代。实在是太医们没有办法,再请她吧。”

    江恒领旨。

    皇帝揉了一把额头:“和玉,和玉……”突然转头道:“郝宜。”

    旁边伺候的郝太监小步上前:“皇上有什么事吩咐奴婢?”

    皇帝深沉的目光闪烁,终于说道:“你去放鹿宫看看,和玉道长若在,便请她来叙话。”

    没想到就在这般毫无设防的情况下,正嘉竟然出现了。

    薛翃抬头,但眼前所见,只有一个高挑的朦胧暗影。

    宫道两侧的灯笼已经点燃了,太监手中也挑着龙兴灯笼,薛翃微微凝神,发现那个人的眉眼熠熠地沉浸在光影之中,一如既往,毫无改变的样子。

    可她眼前突然出现在行刑那日,给绑在柱子上,四肢都僵硬无法动弹,眼前那遮天蔽日的血红色,那种血红,瞬间把正嘉的身形也淹没在内。

    没有任何预兆,薛翃往后跌倒。

    正嘉皇帝吃了一惊。

    他本能地踏前两步想要将人扶住,却有个身影更快地赶到,抢先及时地将薛翃扶抱住。

    ***

    薛翃深知正嘉的性子,他的心意已动,就绝不会收敛退缩。

    丹房内听郝宜来请,薛翃不肯从命,一自然是为了丹药,二却是因为深知正嘉的脾气。

    正嘉甚是推崇方外的修道之人,既然让郝宜来请,可见是对和玉也起了兴趣,就算她不肯去,对正嘉而言也绝非忤逆抗旨,何况她写了那个字。

    那是投其所好。

    正嘉虽沉迷道术,却是个极聪慧的心性,之前薛翃伴驾,他便经常写些字谜,发给朝臣,或者宠妃,薛翃最解他的意思,别人不懂的,往往她会解答,所以正嘉也对她格外另眼相看。

    甚至有一次对她说道:“爱妃才是朕的解语花,不像是何妃,真是辜负了好名字。”

    当时的淑妃就是何雅语,薛翃笑道:“淑妃在这些上面虽然等闲,心思还是很玲珑精细的,比如皇上前日咳嗽了声,淑妃便立刻叫人炖了雪蛤百合汤给皇上润肺。臣妾看似精巧实则驽钝,心里毕竟缺乏算计。”

    正嘉那会儿将她搂入怀中,带笑说道:“你要什么算计,朕就爱你这般天然娇憨,有朕在,你也不需要算计什么。”

    薛翃那会儿是为了后宫和睦,免得正嘉的话传到淑妃耳中去,引淑妃不高兴。所以在正嘉面前为她说好话,没想到这句却是一语成谶的意思。

    可是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欲为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月薇妮并收藏我欲为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