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惹霍家表妹生气,倒不如想想别的法子。霍家表妹性情端庄沉静,人又孝顺。素日最重的,就只有父母二字。清明不是快到了么?你索性到大寺庙里给姑父做趟法事,或是寻些好药、好方子给姑母调理身子,表妹一定会很感激的。”

    李攸看了兄长一眼,对方非常坦然地任他看,过了一会儿,他也笑了:“这真是个好法子,我马上就去准备!”他提着篮子起身:“今儿聊得真高兴,多谢大哥大嫂的好茶好点心,明儿得了空,我再来看大哥大嫂和侄儿。”走出两步,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啊,对了!我昨儿听母亲说,要给姑母和表妹派几个人使唤呢,因公中人手不够,我院里还拨了两个过去,嫂子这里,是不是也搭把手?”说罢也不等兄长回应,便径自去了。

    荆氏从里间转出来,有些惊疑不定:“三弟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敬沉吟片刻,道:“不必惊慌,他这是在提醒咱们呢。太太的心思咱们早就知道了,她若要你出人,你便选那老实肯做活的粗使婆子,挑两个送去就行,伶俐的一个不用。”他顿了顿,露出一个别有深意的笑:“小看了咱们的霍表妹,可是要吃亏的……”

    太太安氏经过再三考虑,选派了四个粗使婆子和四个跟出门的媳妇子到晚香馆,本来还打算多派几个大丫头去贴身侍候的,谁知霍家的管家早早送了两个大丫头过来,都是李氏与霍漪素日用惯的,另外还有两个婆子、两个外院听差和一个车夫,几乎把霍家母女所需要的人手都囊括进去了。安氏无奈,只好另外挑了几个二三等的丫头去打下手,当中也少不了安插眼线。

    而霍家母女这边,也没闲着。李氏还没说什么,霍小姐便以“为母亲解闷”为借口,请姨娘青鲛出面,请母亲用过的旧仆来叙话。路妈妈就这样接到了来自晚香馆的召唤。

    她一早就换上了新做的衣裳,打扮得整整齐齐,还插着丈夫新买的赤金簪子,最后想了想,又涂了些脂粉。出得房门,便问早已在堂屋里等得不耐烦的卢婶:“你瞧我这身打扮如何?不会太显老吧?”

    卢婶转头一看她,便叹气道:“姑太太和表小姐都在居丧,你穿金戴银、涂脂抹粉的做什么?老姐妹见面,你难不成还要显摆?”

    路妈妈这才反应过来,见卢婶一身青蓝布衣,脸上一抽:“我知道了。”回房里洗干净脂粉,又换了银簪子,犹豫半日,才换了身旧衣裳。

    卢婶等在屋里,见春瑛坐在一边安静做针线,便笑着挪过来瞧,又问她:“先前听说你忽然出了府,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原来是在家里。”

    春瑛早已背熟了台词,便答道:“那是不小心摔了腿,只好出府去治,如今已经好啦。”

    “都好利索了?”

    “好利索了,您没瞧见,我方才走路一点都不跛。”

    “那就好。”卢婶笑得眉眼弯弯,“说不定有好事等着你呢!”

    “咦?”春瑛抬起头,“什么好事?”

    “你很快就知道了。”卢婶见路妈妈掀帘子出来,便住了嘴起身,“快走吧,叫姑太太等这么久,可不象活!”说罢拖着她风风火火地走了。

    春瑛一路跟出门,心里还想着卢婶的话里有古怪,不知是什么意思,却瞥见不远处有个熟人在探头探脑的,便打了声招呼:“点染小哥,你在那里做什么?”

    点染笑嘻嘻地从柱子后走出来:“路大姐姐,我听说你回来了,便过来瞧瞧是不是真的。你既回来了,怎么不跟里头递个话?”

    “我在家里行二,你不必叫我路大姐姐。”春瑛道,“我倒想递话进府里,可又能找谁去?就算递了话,也没用吧?”

    “那可难说。”点染笑了笑,看向路妈妈与卢婶的背影,“我认得那是卢家奶奶,原来你家跟她相熟,这是去哪儿呀?”

    “去给姑太太请安,我娘年轻的时候,是姑太太院里的丫头。”春瑛不想透露更多了,便给了他几个钱,“拿去买糕吃吧,顺便帮我跟三少爷说一声,就说有人知道我没事,我就搬回来了。”

    “多谢姐姐了。”点染笑眯眯地接了钱,便走了。

    过了个把时辰,路妈妈回到家,兴冲冲地对春瑛说:“姑太太想见你呢,明儿进府去请安吧,说不定会让你去晚香馆侍候!”

    春瑛吃了一惊,心里拿不准这是不是个好主意,她才刚刚跟三少爷打过招呼呢……

    谁知第二天,关婆子就给她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三少爷发话,派她去晚香馆侍候姑太太。

    这下她不用再犹豫了。。.。

章节目录

春光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Loeva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Loeva并收藏春光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