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风兴奋片刻后忽然又冷静下来,抓着李思文的手问道:“思文,你让我们这边占百分之五十一的控制权是好事,但这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可是要用真金白银来兑换,来合作,不是讲一句空话就行,我们没有钱,对方就不会投钱进来,而且还要我们赔付他几倍的预付保证金,你签的条约里是这样说的吧?”

    “对,我是这样签的!”李思文点头回答。

    于清风盯着李思文沉吟起来,签这样的条约显然不是好事,但以他对李思文的了解,李思文应该不会干这么没把握又高风险的事,李思文虽然年轻,但却有着远超他这个年龄的思想,拿人家五百万之后十天凑不到一千五百五十万的话,五百万的三倍就是一千五百万,就要反赔人家一千五百万,这个账怎么算都不值!

    李思文知道于清风在担心什么,马上就解释起来:“于书记,我考虑过,也有把握,酒厂数千职工们再困难其实也不缺这几百千来块,我用诚信换他们的信任,只要取得职工们的信任,我想砸锅卖铁的凑这千把万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话,于清风之前已经听李思文说过了,不过那时候他还没怎么在意这个话,现在事急临头了才想起来,到了这个时候,这一步不走都要走了?

    但瞧李思文似乎又有充分的把握,于清风在这个时候还真不愿意去打击他的信心和热情,也罢,回去看看李思文这个方法到底行不行再说,万一行不通,他也只好厚着脸皮回北川找徐建国书记解决问题了,这帮天杀的蛀虫,若非他们中饱私囊,酒厂哪里沦落到如此艰难的地步!

    于清风心里很清楚,酒厂就像一个沉疴在身的病人,看病下药只是其中的一步,而清除蛀虫更是不可懈怠。

    离李思文对酒厂职工们的承诺还差最后一天,不过既然提前弄到了钱,那么下一步计划也可以提前展开了。

    李思文见于清风沉默,又说道:“于书记,我们拿回来的这五百万,我计算过了,酒厂职工们平均每人先发一千下去,三千员工只占三百万,五百万就还能余下两百万,所以说我们要凑的数目实际上是一千三百五十万!”

    于清风不禁苦笑起来,李思文还真是会打算盘,这些细账也是面面俱到,不过最终能不能让职工们拿出钱来,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谁也不能保证!”

    实际上于清风也想过,这一步不得不走,第一,一旦职工同意拿钱参股,那么必然能带动积极性,对于酒厂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这笔资金到位,从另一方面来说安抚了酒厂职工,也树立起了县委的威信,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为李思文调查酒厂贪污腐败赢得宝贵的时间,否则职工人心惶惶,腐败分子稍微一鼓动,就能裹挟民意,做出十分危险过激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怎么办案查案。

    所以说李思文这个主意是十分正确的,算的上是釜底抽薪,职工一旦无法煽动,那么他们自己就要赤膊上阵,而这正是于清风所希望看到的。

    不怕你不露头,就怕你隐藏幕后龟缩不出。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职工不愿意参股投资,那么县委威信必然受到挑战,利益分子必然会借机再次制造事端,这些都是变数。

    但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至少目前看来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接下来的计划更是不容有失,于清风深吸了一口气,他也想着在自己临走前,能将酒厂重新纳入正轨,站好县委书记的最后一班岗。

    王见一边开车一边也忍不住出声道:“于书记,我觉得小李书记的想法可行,这么些年来酒厂管理层贪腐问题严重,普通职员跟管理层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失去基层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信任,那必将动摇我们国家,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小李书记说得好,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是几千名普通员工的信任而已!”

    于清风又苦笑起来,看来这几年他的县委书记当的还真不够称职啊!因为贪腐问题而导致民众与政府机构产生矛盾冲突,这一点于清风这几年早已经觉察到,奈何他尝试了种种手段,却收效甚微。归根结底,是因为狮子县本地存在一股庞大的力量,在阻挠他的调查和改革。

    都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为了补救这一颗老鼠屎带来的破坏往往就要花超出十倍的力气,更何况一群硕鼠带来破坏力那就更为可怕了,这就是他现在面临的严峻问题!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一个小时后,王剑无意中抬头瞄了一下车窗外,不禁诧道:“咦,快回县城了呢!”

    于清风瞄了瞄窗外,已经快进城了,当即问李思文:“思文,是去县委再讨论一下呢,还是直接去酒厂?”

    “于书记,你先回县委处理事务,我先去县农行把支票兑付处理一下,然后去酒厂,这个事不能有丝毫松懈不能出一丁点差错!”

    于清风点头应了一声后又吩咐王见:“王见,那先开车到县委,然后把车给思文!”

    李思文也不推脱,有车办事效率要高得多,这不是客气的时候。

    王见进县城后自然是轻车路熟,很快就到了县委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纪委书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罗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晓并收藏纪委书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