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依旧亮着的灯所剩无几,缥缈的雾气宛如轻纱,绵延在这座城市的上空。

    没有风,空气潮湿而厚重。

    一栋三层高的公寓楼,此刻没有一间房间亮着灯的。

    “叮铃铃叮铃铃”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在这万籁俱静的子夜时分,清脆中带着一丝惊悚。

    岳巍武立即被这串电话铃声惊醒。

    打开床头柜上的台灯,岳巍武翻身下床。

    电话是电讯处的值班科长打来的。

    “岳副处长,实在不好意思,深夜打扰你了”

    “说,什么事?”

    “南京城出现了一部神秘电台,一直在呼叫我们!”

    岳巍武吃了一惊,倦意全无:“南京?没搞错吧?与南京直接的电波联系我们一直没开通啊!”

    “千真万确,对方自称‘新年’!这是个代号?”

    岳巍武一颗心终于稍安,并未直接回答对方的疑问,平静的语气再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刚,十分钟前,我一接到报告马上给您打来了电话!”

    岳巍武看了看表,指针指向夜间一点十六分。

    “好,我马上即到!”岳巍武斩钉截铁道。

    放下电话,岳巍武愣了愣神。

    “那浑小子果然没死?”

    “谢天谢地,居然真找到他了!”

    “看来,校长下的死命令或许有了最佳人选!”

    “可是,印象中南京没有大功率电台呀,为了保证这条情报线的纯洁,秘钥也没留下啊,这小子是怎么联系上我们的?”

    带着七分疑虑和三分喜悦,岳巍武从衣架上取下自己的外衣,将一顶礼帽扣在脑袋上,匆匆走出房间。

    岳巍武也是刚到重庆没多久,那一天他离开南京搭乘一艘客轮溯江而上,先是在武汉逗留了一两天,接着辗转数日才回到重庆,一到重庆,复兴社的一号人物戴处长马上召见了他,令他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的此次人事调动完全是戴先生一手操办。

    岳巍武本是浙江衢州人,加上和戴先生又是黄埔校友,这层关系使得二人很快相知相惜。

    就这样,岳巍武一个华丽转身,成了复兴社特务处的二号人物——特务处副处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南京沦陷前,整个南京城混乱无序,由于相关人员的一次重大失误,让校长大动肝火,脾气如雷霆爆发,责令特务处不惜一切代价弥补过失。戴先生接到命令后直接将此任务交给了岳巍武。

    这项任务需要调动南京的一切资源方可能柳暗花明。

    由于南京已经沦陷,除了特务处安插了一定数量的留守人员,几乎资源枯竭,大批派员潜回南京也不现实,况且时间也不允许,这个时候,岳巍武便想起了系统里的留守特工,可鉴于他对这支队伍的了解,断然认为无人可堪大用,让他们去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实在勉为其难,于是,他灵光一闪,想起了他的爱徒,也是经由他介绍加入复兴社的雷远。

    在南京最后滞留之际,雷远更是干了一件让他大开眼界的事情,凭一己之力以及独到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他竟一下子破获了日军的谍报人员,这让他对这位军事素养极高的学生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

    雷远的代号“新年”是岳巍武亲自取的,当电讯科长提到这两个字时,一瞬间,岳巍武一颗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又惊又喜。

    参与一线战事的雷远居然幸存人世。

    由于任务之艰巨,岳巍武通过上海的电台对南京的谍报人员下达了启用并寻觅雷远的决定其实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毕竟子弹无情,战争残酷,或许雷远早已不在人世。

    在岳巍武看来,雷远是一块璞玉。

    玉是佳品,但不雕琢不成器,雷远骨子里的那股野性常常让他觉得对方是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

    “真是太好了!”岳巍武一出公寓,抬头望天,呼出一口浊气,情不自禁喃喃一句。

    赶到办公室,何尚武立即把电讯科长叫到面前。

    “说说具体情况!”

    情报科长叫武兴学,拿着一本监听记录,瞄了一眼说道:“我们是一点零四分接到南京的呼号,因为这条电讯太过蹊跷,我不敢怠慢,立即向您做了汇报!”

    “你做得很好!”岳巍武赞赏一句,毫无迟滞说道,“电报内容呢?”

    武兴学连忙将手中的电报译稿递给岳巍武。

    电报手稿赫然写着一行字——新年呼叫黄蜂,这里是中国南京!

    “去,给对方电台回复两个字:砒霜。”

    “是!”

    十分钟后,武兴学一脸狐疑走进,手里拿着对方回复的电文。

    岳巍武展开一看,不禁笑了。

    对方回了三个字:大黄狗。

    “果然是他!这浑小子命真大!”

    岳巍武长舒了一口气。

章节目录

谍海尖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修之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修之远并收藏谍海尖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