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不仅让自己更加窘迫,还让百姓们生活的也窘迫,而其它各国,却因为顺应了mín yì,越来越强,久而久之,叛乱自然会频繁爆发,给别人可乘之机。

    在儿臣看来,以往各处的叛乱,肯定都是有各种起因的,或是税赋不合理,或是判罚不公正,这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活的不耐烦的百姓,非要拿刀跟朝廷拼命。

    政策的不合理,管理的不周到,才是造就了这些叛乱爆发的最大成因,父皇和朝堂诸公,至少要为此担一大半的责任。

    此外,咱们不能总是坐在朝堂之上,等叛乱爆发了再去平叛。

    而是要主动的去了解百姓心中所想,做mín yì调查,将各方面想细致,做周到,提前预防叛乱的发生。”

    李秀宁这一番话讲下来,整个大殿上都是一片寂静,她将炮口对向了所有人,然而,却没有人能开口反驳她。

    “三娘,呃,三娘说的有理,父皇今后,定当多多征求mín yì,将天下治理的更加海清河晏。”李渊在大殿内安静了差不多十息的时间之后,才开口化解尴尬道。

    “那臣女,替天下百姓,多谢父皇了。此外,臣女要上奏的第二件事,就是鼓励大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用之改善民生。

    朝堂上诸位臣工中有一大部分,都有将家中子侄送往夏国的洺山书院读!这证明了什么?

    证明你们知道夏国洺山书院教授的学问厉害,能够放大我们的生产,方便我们的出行,增强我们的武备……

    可是,你们只是自己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朝廷却不知道。

    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吐蕃,这些国家都没有我们朝廷的财政富裕,然而,他们却拿出了国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供其国内学习能力强的学子,到洺山书院读书。

    可是,我们大唐朝廷没有。

    我无法想象,五年八年以后,当周边各国都有从洺山书院学成,掌握了各种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的学子回国帮助朝廷发展各个方面时候。

    而我们大唐,却因为是由各家自费供应孩子上学,回来的都是一些只为了家族谋利益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局面。1

    他们人人只思报家,不思报国,是他们的错吗?

    未必。

    朝廷没有恩德给他们,他们为什么要回报朝廷?是他们的家族,花巨大的代价培育了他们,他们自然要回报他们的家族。

    所以,我恳请父皇,将鼓励学习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定为一项长期国策,每年,拨一定的经费,资助一些贫寒学子到洺山书院读书,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李秀宁这一段话讲完,有头脑的人,都开始点起了头,因为她不仅说的有道理,而且,也不用大臣们自己掏钱,说不定国库出钱,他们还能捞一些送子孙去洺山书院读书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李秀宁专门要说‘贫寒’学子的原因。

    当一个人,做到了高官显贵的位置,就成为了国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思考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利益。

    “父皇,朝廷目下没有战事,国库宽松,可以自今年起,每年拨付至少二百万贯,用于资助贫寒子弟到洺山书院读书。”李世民作为尚书令,率先跳出来支持李秀宁道。

    “准奏。”

    虽然每年二百万贯有点多,让李渊有点心疼,但是,他还是很痛快的答应了,他不能寒了李秀宁的心,寒了天下贫寒学子的心。

    “臣女要奏的第三事,便是摒弃现有户籍政策,使士农工商四民不分彼此,自由发展,以开放的姿态……”

    李秀宁说了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学习夏国的各项管理制度”。

    如果,她这样的提议,在两年前提出来,朝堂上恐怕会有一个算一个,都会向她开喷,但是现在嘛!

    群臣虽然私下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是,却并没有跳出来跟李秀宁唱反调。

    因为,去夏国感受过一两次那种自由的氛围的他们,感觉好像还不错,并非是没有特权,自己就会寸步难行了。

    。

章节目录

初唐大农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爱吃鱼的胖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吃鱼的胖子并收藏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