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思路通畅,解释道:“老师,张昭必定通过太子给天子上了什么条陈。否则以天子之圣明,怎么会如此做派?”

    李教谕恍然大悟,“哦…”随即反应过来,李幽直呼张昭的名字,疑惑的看着他。在古代,直呼其名非常的不礼貌。

    李幽再道:“老师,张昭之前被人构陷时,我在酒馆里说了些幸灾乐祸的话,和他的关系已经有裂痕。”

    见李教谕要说话,李幽苦笑道:“老师,这无可弥补的。当然,张昭能脱困,我还是为他高兴的。张昭目前的处境,跳出宫中,无须担心内侍。

    而文官哪里有李阁老为他挡着,问题不大。他练兵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他是否真的有练兵的能力。第二,他能否抗住武勋集团的打压。”

    李教谕感慨的叹口气,“子远,我还没问,你就都说出答案。足见你的能力。你和子尚两个都是我门下弟子,何至于此?我还想着日后你们相互扶持,为国出力。”

    李幽喝口酒,笑笑,道:“老师,张昭的经义水平要中举人,那基本不可能。我虽然比他强点,但同样中不了举人。我打算去九边游历、学习。”

    他自诩才智之士。治国理政的能力,他只是一般。而搞阴谋诡计,最佳的地方还是战场。国朝当前的战场就在对北虏。

    李教谕劝了劝,见劝不动,只能封了五十两银子给李幽,目送他消失在夜色中。

    似乎张昭从东宫中“脱身”后,局势就起了变化。而他的两个学生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他深深的担忧却又无力。他只是个教书匠!

章节目录

明帝国的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九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悟并收藏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