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四五年,好不容易有了点产业,这东林党正面竞争不过,就想着从皇室身上打开缺口,顺带的还能动摇殿下的储位。嘿嘿,真的想得太美了。”

    “实话跟两位先生讲,一开始吾听到这消息真是气坏了,脑子里都飘过‘靖难’二字了。不过现在嘛,吾刚才让大伴派人通知南京那边……”

    “殿下碰到如此大事还能迅速冷静下来,臣等拜服。”

    “嗯,那接下来该如何做?还请两位先生教我。”

    “殿下。”两人一阵长考后,袁可立道:“此事的关键,还是在皇上的身上。所以,在下的意思,莫不如殿下直接写皇上写信,信中也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是表明殿下的意思即可。”

    “殿下,礼卿兄所言,臣深表赞同。”

    “好,吾也是这么想的。这信的内容,吾已经想好了。待会就写。”

    “接下来。”熊廷弼道:“事情的发展无非是两种可能,其一,皇上根本就没有要抑制太孙的意思,或者说有,但没有下定决心。这样的局面出现了,那当然是最好。其二,皇上确实想要抑制一下太孙,不过臣以为这种可能不大。这件事情,只是东林党人自己在做美梦,皇上的心里,对抑制太孙,或许有点念头,但并没有付诸实际的打算。”

    熊廷弼说这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是一个外姓臣子,恐怕根本就无法成长到这个地步,早就被皇室给收拾了。而朱由栋不同,他本来就是皇太孙,而且皇太子在皇帝看来已经是废物,不可挽救了。说直白点,皇太孙才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现在这个皇太孙风头太盛,做皇帝的心里肯定有点不舒服。但要说一个皇帝只是因为心里的一点不舒服,就把国家的希望给毁了。这种事,历史本位面的崇祯可能做得出来,但万历却基本不会。

    所以,袁可立和熊廷弼都认为,这个事情,很大程度是东林党人的一厢情愿。

    那么,在这个时候,朱由栋要做的,反而是要静观其变。

    “殿下,此事臣等的想法是这样的。其一,由殿下直接给皇上写信,表明态度。其二,全军不能再集中在山海关,殿下此时要做出态度给皇上看,表明无论皇上如何处置此事,您都不会拥兵自重。所以,除了京营之外,其他部队要让他们马上启程返回驻地。其三,东林党人离间天家感情,这个事情饶不了他们。其四,如果皇上要您休息一段时间,那就休息好了。臣等会让东林党人明白,我们的产业不是那么好拿的。总之,越是在此时,殿下越要克制。当然,臣等也会未雨绸缪,若是真的发生不忍言之事,我们也要保留反制手段。”

    “两位先生的意见,孤基本都认可。只是第二条,需要稍微做点修改。”

    “殿下,此刻不能将我大明最强的诸军集结在您的身边啊。”

    “嗯,各军主力是必须要回各自驻地去的,但让各部都留下三五百人做代表吧,无论此事最后结局如何,吾答应给各军办一个风风光光的献捷仪式,那是一定要办到的。这些护卫国家的勇士,必须要有这样的荣誉!”

章节目录

全球战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混吃等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混吃等死并收藏全球战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