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木吉同意2000两卖掉盐湖,他觉得这个价格很好,超出预料。

    李松、马隆也非常高兴,让人取出2000两银子,以及事先准备好的2份合约,写上成交价2000两,然后分别签上两人的名字。丹木吉则是摁下自己的手印。

    李松说:“这里所有人都是见证,永远不能反悔。”

    丹木吉说:“当然。”随即带着银子,和下属们一起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回到部落大帐,丹木吉立即派人带着这2000两银子,向北翻过祁连山,到凉州寻找铁匠,打造马镫。10多天后,派出的人带着200对马镫回来了。

    丹木吉选出了最精干的200名骑兵,为他们配备了马镫,然后加紧演练。

    效果是不错的,仅仅几天后,这200名骑兵对战400名没有马镫的骑兵,优势就已经很明显了。

    丹木吉非常满意。下属们都恭维道:“有了马镫,其他部落还敢不听咱们头领的话吗?”

    丹木吉说:“可惜没钱了,只能打造这么多马镫。要是人人都装备了马镫,就更厉害了。”

    有个下属说:“我看晋军采盐很赚钱,我们也可以采盐拿去卖啊。”

    另一个下属说:“你说得轻巧,上次去晋军营地时,我仔细观察过,晋军那边采盐的,都有好多铁制工具,而且使用这些工具的技巧,看上去也不是那么容易学的。”

    众人不禁有些泄气,他们连生活中的铁器都不够用,要向晋朝买,又哪里去弄采盐的专用工具?

    其实,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早就发现了盐湖,也知道中原地区需要盐,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把盐运到中原去卖钱?除了缺乏商品经济观点外,自身采盐技术不足、路途太遥远也是重要原因。少量采点盐自用没问题,但大规模采盐、长途运输就有些为难了。

    慕容评忽然说:“前些天,头领如果坚持多要点钱就好了。”众人闻言一怔。

    这慕容评是何人?一个鲜卑人,怎么跑到羌人的部落里去了?

    说起来,还得回到1个多月前。那时,慕容评还在凉州的采石场服苦役。

    他本是慕容廆的远房侄儿,后来充任慕容廆的贴身卫兵,跟随征战多年。慕容廆兵败自刎,慕容评随残兵一起投降了晋军,随即被发配到凉州的采石场做苦工,一晃就是一年多过去了。

    慕容评本人可以说是慕容廆的铁杆粉丝,慕容廆曾经战功赫赫,令晋朝政府无比头痛,可是最后还是败了。

    最开始他以为是败给了卫瓘。然而在采石场的这些日子里,听晋军看守们闲谈,才知道是被一个叫李松的人打败了。李松此前曾献火药打败了鲜卑人秃发树机能,后来又献马镫和指南针打败了另一个鲜卑人慕容廆,并依此大功封了安宁侯。

    李松的传奇经历,已经在晋军中引起轰动,到处传诵,成为晋军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谁知这些都被慕容评偷听去了。从此,慕容评发誓,将来某一天,一定要设法为自己的大王慕容廆,不,为鲜卑人报这一箭之仇。

    但是,想报仇,他必须先得离开这个采石场。他耐心地等待着机会。

    有一天,终于等到了机会。他趁一个晋军看守不注意,一把将这个看守从马上拉了下来,趁着周围的看守还没来得及反应,飞身上马,往山口飞奔而去。

    其他晋军看守连忙追赶过来。慕容评不愧是马背上征战多年,骑术十分精湛,渐渐将后面的看守甩开了一段距离。

    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向南通向祁连山,一条向北通向戈壁草原,那里有自己的家乡。该何去何从?

    他受慕容廆熏陶多年,也颇有谋略。他知道晋军肯定会猜到他向北逃回家乡,如果顺着追下来,晋军人多,他又没带吃的,迟早会被晋军抓住,然后就是个死。

    所以,他只能向南走,至于走到那里,他不知道,听天由命吧。就这样,他牵马翻过祁连山,来到羌人部落的地盘。

    这天,他正在草原上游荡,已经饿了几天了,实在是饥肠辘辘。突然,远处十几个羌族骑兵向他冲来。慕容评本能地想开溜,但是已经没有力气逃跑了,就这样,他被带到了丹木吉的大帐中。

    看到慕容评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样子,丹木吉就猜到这是一个逃亡的家伙。一问,还是个鲜卑人,是从凉州来的,那肯定是从晋军手下逃出来的了,他当即让人把慕容评遣送回凉州。

    回去就是死,慕容评紧急开动脑筋,突然想到了他骑的马。

    晋军现在基本装备了马镫,他抢过来的马自然不例外。于是慕容评向丹木吉展示了马镫。

    只要是长期骑马的人,基本上很快就能看出马镫的巨大作用。丹木吉也一样,他非常赞赏这个发明。于是他留下了慕容评,到后来渐渐成了他的智囊。

    在慕容评的建议下,丹木吉派人带了些银子,到凉州请铁匠打造了10多对马镫,回来后给十几个亲信们使用,都一致叫好。可惜他没那么多钱,暂时还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