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在交趾名将李常杰大肆劫掠、率军撤退后,宋朝派出大军8万余人,攻入交趾,但由于难以适应南方的气候及瘟疫,而折损了过半数兵员,最后交趾和北宋议和,仍旧保持独立状态。

    此事可以说是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幕,即使中原王朝依靠人力上的优势进攻,最后依然被疟疾等疾病所阻止,最终不得不维持原状。

    所以张诚在交趾看到的情况就不奇怪了。中原王朝并非不想经营交趾,但由于疾病等原因,北方来的人很难在这里扎下根,张诚染病身亡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中原王朝只能满足于收点赋税、进贡些珍奇土特产而已。到了宋朝,就连这也做不到了。

    李松心想:只有寄希望于种下的金鸡纳树了,再过5年,这些能治疗疟疾的树长大后,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李松接着翻看日记,当看到后面,不由得为之赞叹:张诚注意到大海远处驶来的船,是先见到桅杆顶,其后才是船身,并对此大惑不解。

    应该说,住在大海边的人也不少了,但是千百年来对此提出疑问的人,似乎并不多。绝大多数人对此都熟视无睹,可能看习惯了就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吧。哥伦布就是那个注意到此现象的人之一,结果他发现了美洲。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张诚是个能细心观察、并且能有自己想法的人,这种人放到现代,是最适合搞科研的了。如果张诚还活着,李松一定会把他要过来,协助自己做很多事。可惜天妒英才,竟然死在求取稻种的归途之中,李松现在更加惋惜了。

    不过根据张诚的日记所述,陈起、吴群两人当时也都看到了这个现象。海上桅杆这件事,其实隐含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将来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科技素材,讲给大家听,而这两位可以过来做个见证。

    次日早朝,张华向皇上禀报了发现占城稻,以及张诚在寻访途中因染疟疾病逝的情况。

    户部是管理钱粮的,自然对于稻种最感兴趣。户部尚书和峤问:“这稻种为何能如此耐旱?”

    对于这个问题,张华倒是没想过,陈起、吴群也没调查过这个问题。李松接过话头说:“此稻种原产于日南郡,当地气候炎热,没有冬天,终年高温,容易干旱,养成了此稻种耐旱的特性。”

    和峤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点头赞许。

    李松又说:“其实此稻种还耐涝,因为日南郡地处海边,经常遭遇台风,大雨倾盆之下,地里极易积水,因此占城稻对于涝灾也有很强的承受力。”

    和峤说:“既耐旱又耐涝,这样的稻种真是十分难得啊。”

    李松说:“占城稻对稻田要求也很低,各种各样的水田都可以种。而且只要50多天就可以收割,如果跟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谷物产量将大为增加。”

    和峤忽然问道:“安宁侯何以对于占城稻如此熟悉?”

    张华一拍脑袋说:“瞧我这记性,忘了说了,这个占城稻,当初也是安宁侯向我提起,这才派出张诚他们去日南郡寻访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原来又是安宁侯的功劳,现在大家都已经没有多少惊讶的表情,审美疲劳了啊!也没人问安宁侯怎么知道这个稻种的。

    李松感慨不已:其实这占城稻,不过是他以前上网看过的一篇文章而已,有点印象,就随口跟张华一说。没想到的是,对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古代来说,这句话的意义不亚于现代的杂交稻技术。毕竟,涉及到无数人的吃饭问题,那可是头等大事啊。

    作为一个穿越者,既然知道那么多的先进技术或者相关线索,有时一句话就能帮助很多人,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这就注定了穿越者有责任让这些技术发挥作用,不然岂不是大大的浪费,实在是太可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穿越者注定了不可能去过平凡的生活。

    张华对皇上说:“陛下,占城稻优势明显,现在应尽快派人去日南郡,取得大量稻种,在荆州、扬州等地尚可再种植一季,也为明年种植取得些经验。”

    皇上点头:“如此甚好,但是派谁去合适呢?”

    和峤说:“此事关系重大,户部愿意担起此责,派人前去取回稻种。”

    确实,这事应该由户部去办,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李松觉得有必要着重加以提醒:“和大人,户部派人去很好,但一定要注意防蚊,不然恐怕重蹈张诚的覆辙啊。”

    和峤惊讶地说:“防蚊?张诚不是染上疟疾身亡的嘛,难道这疟疾跟蚊子有关?”

    李松点头说:“是的,疟疾是携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而感染的。”

    张华、和峤都惊奇地问道:“疟原虫?”

    李松心道:糟糕!一不小心,专业术语脱口而出。这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肉眼看不见,可不容易解释清楚。

    李松只好避开这疟原虫,敷衍道:“在日南郡这样的地方,若被蚊子叮咬了就容易得疟疾。另外,如果有人得了疟疾,也容易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其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