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路面试车的效果不错,充分证明了这里生产的水泥质量有保证,能够承载马车的重压。

    第二天,恰好下起了小雨,李松邀请张华和裴秀两位大人到水泥厂来看看。

    一路上道路湿滑,两位大人的车几次都差点陷住,好不容易才到达了水泥厂。

    两位大人一下车,就看到了那条环形道路,灰色的路面湿漉漉的。

    李松给两位大人介绍道:“张大人、裴大人请看,这就是水泥厂的混凝土路面......”

    裴秀问:“水泥厂?混凝土?”一下子冒出两个新名词,工部尚书有点反应不过来。

    李松笑了笑:“忘了介绍了,这里的两座石灰窑已经全部改成了生产水泥的窑,所以这里也就随之改称为‘水泥厂’了。至于混凝土,是用水泥和沙子、碎石搅拌而成,这路面就是用混凝土铺设的。”

    张华笑笑说:“对对对,是该叫水泥厂。”

    裴秀说:“这混凝土路面,就是以后的水泥马路吧?”

    李松点点头:“是的。今天想请两位大人看看效果。我让张琛、刘忠分别赶着你们的车,带你们体验一下这路面,可好?”

    张华、裴秀笑着点头。

    李松让张琛、刘忠先慢速、再快速,带着两位大人兜了好几圈。

    等两位大人从车上下来,都是一脸惊异的神情,因为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同样是下雨,来的时候道路泥泞难行,而这里却是一片坦途,而且即使开快些也颠簸不大。

    裴秀感叹地说:“我今天才明白安宁侯所言不虚。这样的路,如果能从洛阳一直延伸到长安,马车确实能开得又快又稳。至于一天之内到达,完全有可能。”

    张华说:“既然这环形路面已经试过了,那安宁侯就赶快开始修水泥马路啊?”

    李松叹了口气说:“可是没有无烟煤啊,没办法生产水泥。”

    张华问道:“你这环形路面不就用了水泥吗?”

    张琛在一旁搭腔:“大人有所不知,前些天侯爷带着我们,用竹筛筛出煤粉,这样的精煤才能烧制水泥。当时侯爷浑身上下都是灰土啊。”

    张华感动地说:“安宁侯为了修水泥马路,真可谓是呕心沥血了。”

    李松说:“应该的。那时也是为了做试验,纯属无奈。以后真正生产水泥时,这样一点点筛选出精煤是肯定不够用的,必须得用无烟煤。”

    张华转向裴秀:“怎么,工部还没找到无烟煤吗?”

    裴秀说:“派去的人已经在上党郡找了一个月了,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张华问:“你派去了多少人?”

    裴秀说:“10多个。”

    张华说:“这样恐怕不行,上党郡是一个大郡,下辖10个县呢。你派10多个人过去,如同大海捞针一般。我来写封信给上党郡太守吧,让他尽可能多发动些人去找无烟煤。”

    李松闻言很高兴:“好啊,这样的话,找到无烟煤的希望就大多了。”

    次日,张华写了封信,派人加急送往上党郡。

    两天后,上党郡太守郭容收到了朝中重臣张华的亲笔信。信中让他找一种燃烧时烟雾很少的煤炭,名叫“无烟煤”。信中还说,此煤牵涉到国家发展大计,让他把别的事先暂时放一放,派出尽可能多的人手去寻找无烟煤,有了消息立刻回报。

    在郭容的印象中,上党郡虽然产煤颇多,甚至有的地方稍微挖开地面就能看到煤炭,但是这种燃烧时几乎没有烟雾的煤,却从未真正见到过,只是隐约听说过一两回。

    现在见张华如此重视此事,郭容不敢怠慢,立刻派出大量人手下乡寻访,还给下属10县的县令们也写了信,让他们也立即派人去找无烟煤。

    这派出去的大量人手终于发挥了作用,过了7、8天,下属的高都、泫氏两县的县令回报:找到了这种燃烧时烟雾很少的煤炭。

    郭容让这两县立刻送几大车无烟煤到洛阳,交给张华查验。

    洛阳。自从两位大人前来参观以后,李松坚信张华肯定能帮他找到无烟煤。在等待的日子里,他让水泥厂的工匠们多多备齐原材料,另外还开工了两个新窑,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这几天,李松抽空回到了国子学。自从那次公开课以后,“高斯的故事”就迅速传开了,很多人见识到了不一样的算术,乃至全新的学问。

    从那以后,特别班的学生就逐渐增加,到现在已经有80多个学生了。郑凡将他们分成了4个班,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一个教拼音和四书五经,一个教算术。

    这些老师都是郑凡从他的亲朋好友中挑出来的。最初,他们对郑凡所教的学问很感兴趣;到后来,经常在一起探讨。当学生增多,李松让郑凡多物色几个人来当老师时,郑凡立刻想到了他们。

    这些年轻人分属朝廷的各个部门,因此李松找了张华帮忙,才把这些人都调到了特别班,经过郑凡培训了几天,就走上了讲台。

    现在特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