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瓘说:“西平郡才2000人马,能抵挡多久?朝廷还是应该赶快发兵啊。”

    皇上点点头:“发兵确实已经不能再拖了。众位爱卿,该调遣何处兵马前去平定秃发务丸?”

    卫瓘说:“必须调集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的精锐骑兵4万,再从洛阳附近调集3万人马,加上严询的3万人马,共计10万,方可平定秃发务丸。”

    许久没开口的吏部尚书荀勖插话道:“北平、辽西、辽东3郡的精锐骑兵,是用来防御北方五族的。如果调走,万一北方也起了叛乱,那可如何是好啊?”

    听荀勖这么一说,皇上也有些犹豫起来。

    张华说:“我觉得不用担心。自从安宁侯提出羊毛制品计划以来,北方五族靠羊毛制品赚了不少钱,他们大多不愿意再打仗,3郡留一部分兵力防守即可,调走4万骑兵不会有问题。”

    荀勖说:“张大人此举,过于冒险,请陛下三思。”

    卫瓘生气地说:“荀大人,前段讨论凉州城防的时候,理当小心谨慎,你却信心满满;而今该对安宁侯的计划有信心的时候,你却过于小心了。”

    荀勖显得有些尴尬。卫瓘转而对皇上说道:“陛下,我愿意以身家性命为张大人作保。”

    和峤、裴秀一向对李松非常佩服,此时也一起启奏道:“臣也愿意为张大人作保。”

    见4位重臣都支持从3郡调兵,皇上终于不再犹豫:“调兵之事就这么定了。不知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出征?”

    以前那个秃发树机能让朝廷头疼多年,如今又冒出个堂弟秃发务丸,这么快就拿下了凉州,让朝堂上的众多武将感到有些发怵。

    见没有人站出来,卫瓘大声说道:“臣愿意领兵。”

    见60多岁的卫瓘为朝廷鞠躬尽瘁,皇上十分感动,于是颁旨,命卫瓘为都督,统率7万人马出征,严询也归其指挥。

    退朝后,张华问卫瓘:“卫都督打算率领人马去哪里?”

    卫瓘说:“刚才朝堂上,张大人说贼兵会盯上青海郡的盐,我觉得很有道理,因此打算先前往西平郡堵截贼兵,同时让北平、辽西、辽东3郡的骑兵也到西平郡汇合。”

    张华说:“都督的安排十分妥当,只是......”

    卫瓘说:“张大人在担心什么?”

    张华叹息道:“大军调动,事务繁杂。等都督领兵到达西平郡,怕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这段时间,安宁侯要在那里顶住众多贼兵,想来要受苦了啊。”

    卫瓘默然。

    凉州。秃发务丸修整了10多天后,决定出征。

    农历9月中旬,秃发务丸派出若罗拔能率领15000人马迎击严询,留下1万多人马镇守凉州,自己则亲率2万多人马杀奔西平郡。这其中既有自己原来的10000名精锐骑兵,又有新加入的慕容彪所率8000人马,以及4000名投降的凉州晋军。

    西平郡。刘忠训练手下的28人扔手雷,已经颇有成效。现在每个人都能沉着冷静地扔出手雷,在目标位置附近爆炸。李松看后非常满意,不过一切还要等待实战的检验。

    大战将近,李松却时常想家。要不是这个秃发务丸,自己恐怕早就与公主团聚,在她身边陪伴着,直到孩子降生。如今不但享受不到这温馨时刻,反而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血腥场面。

    从公主的家信中,李松推测公主的预产期应该是在农历12月底。也不知道眼前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李松只能默默地祈求,希望在孩子出生时能守候在公主身边。

    正当李松思虑万千的时候,周处突然神情紧张地走进来:“安宁侯,秃发务丸的人马已经离西平郡不远了,估计只有不到两天的行程。”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李松让人找来刘忠,对他说:“秃发务丸快到了,你在城北的必经之路上,寻找合适的地方埋设火药,给他个见面礼。”

    刘忠答应一声,和8个下属一起,身背大批火药出发了。

    西平郡北面的官道,是一条不太宽的山道,乱石嶙峋,草木茂盛。

    李松前几天曾经来此看过。大队人马在此处行进,肯定是一字长龙,如果只埋一处火药,造成的伤亡有限,所以要沿路多挖几个地洞,都埋入火药,等敌军大部队经过,一起点火,这样效果最佳。

    按照李松的安排,刘忠让下属们每隔5丈远就挖个地洞,然后埋下大量火药。

    根据此次携带的火药量,共挖了4个地洞,埋下了4处火药,刘忠分别安排一个人来点火。

    所有人都分别埋伏在路边的石头后面,不易被发现。而引线则是在石头缝里或草丛中穿行,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

    4个人每人隔一段距离排开,他们都密切注视着刘忠的号令,只要刘忠一挥手,就一起点火。

    等待的时光有些无聊,有个下属笑道:“跟火药打交道这么久,用火药炸过那么多山梁,却从没炸过人,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

    刘忠说:“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