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出事来,甚至闹出人命来,那就不好了,有违修路的初衷。

    李松暂且没有搭理这位吴财主,而是去跟别的地主接洽,结果发现他们一个比一个胃口大,条件更加苛刻。

    假如接受这些人的条件,修路的成本将高得惊人,每1里5000两银子的预算根本打不住,至少也要翻倍。显然,这是完全没法接受的。

    怎么办?难道这条黄金马路,就这样搁浅了么?

    李松忽然灵机一动:“我真是糊涂啊,怎么搞得像是我求着他们,应该是他们求着我才对啊。”

    李松想出了一条妙计。于是,他把这些地主重新召集起来,宣布道:“这条马路的线路其实并未确定,谁的土地开价低,就尽量选择从谁那里经过。现在你们可以重新出价了,允许随时修改报价,开始吧。”

    有位苏财主,他的土地位于吴财主旁边,本来马路是不经过他的田地的,他只是来看看热闹。听李松这么说,顿时感到机会来了,立马报价说:“我愿意以4倍的地价出让土地。”

    看到地价有松动的迹象,李松连忙说:“好好好,这位先生愿意4倍的地价卖地,还有谁出价?”

    又听到有人说:“我愿意3倍的地价卖地。”

    “我愿意2倍的地价卖地。”

    这两位出价的,也是属于本来不在线路上的地主。他们急于分一杯羹,哪怕地价卖得便宜一点,但是他们的土地从此就位于马路边了啊,总体来看还是大赚了。

    李松心想:这世上永远都不缺少精明的人,这倒给了他可以利用的大好机会。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