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的东门大道,是整个临高最繁华的一段商业街。创市之初搭起来的竹棚子已经完全消失了,曾经鹤立鸡群一般的两层楼的商馆已经被周围建起的普遍四五层以上的高楼挤到几乎看不见了。

    这些新楼经过商业部门的统一规划,普遍采用骑楼设计。其底层挑空很高,并且有着连续的廊柱和内凹的大幅面采光玻璃窗。廊柱和玻璃窗之间是一条可供三四人并排的石板铺设的人行通道,从而形成了旧时空南方城市常见的骑楼结构。骑楼走廊依次衔接,即便在分隔不同楼房的小巷处也通常都有相连的顶篷存在。理论上说即便下雨,路上的行人也可以不湿一滴。

    这种设计在旧时空的两广和海南十分流行,东南亚也常见它的身影,算是一种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成功的商业建筑设计。

    道路本身也进行了修整和扩建,为了配合推行快慢车辆分道行驶的交通规则,道路当中划出了供汽车和马车行驶的两条快速车道,而两侧被划分出两条慢速车道,供人力车和自行车行驶。与旧时空类似的是,快慢速车道间构筑了花坛并种植了行道树;和旧时空不同的是,慢速车道的宽度不低于快速车道,以适用于临高目前以慢速车辆为主的现状。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面上变化,增加了很多看不见的隐蔽工程。煤气路灯被统一挪到花坛和行道树当中,其灯架被加固,并在每一组相对的跨街灯架间增加了铁制横栏,加错悬挂着元老院下达的最新标语和周边商铺的宣传广告。而在人行通道的石板底下,其实是预留的共同沟。

    为了避免在旧时空常见的线缆四处横飞和道路动不动开膛破肚的痼疾,本次整修规划决心从头做好规范,采用提前预设的共同沟解决各种管线的架设问题。所以,走在路上的行人并不知道,在他们的脚下交错着架设着供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接下来还有电话线和电缆线,而沿街的楼房则根据规范依次接入,在享用这些服务的同时相应支付费用。

    由于离约定的时间还挺宽裕,波斯妹子的心情十分悠闲。徐元老今天要上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大连班。孩子们都由徐珊珊带去了临高角公园。她无事一身轻,可以悠闲的享受这难得的假期。会一会朋友。她欣赏着路过的商店。即便来过多次了,这条街也还是让她有目不暇接的感觉。在来到临高前,她见过巴士拉市场上眼花缭乱的异国商品。没有有想到世界上还存在着这么多不同类型的货品,而这些货品可以通过这么炫目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商业区的新一轮规划中,商业部门引进了旧时空定向招商的思路。有意识对沿街店铺的属性和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利于市面繁荣和店铺错位竞争,并且并重考虑元老院所属企业和外来民营店铺。一方面集中开设了各部门的直属旗舰店,另一方面也主动引进了一些有实力的外来商号。

    就像扎赫拉现在经过的美美百货,就是商委会和轻工业部门联合开设的旗舰店。和原时空一样,这是一间面向广大爱美妇女,以服装、内衣、包袋、饰品为核心卖点的百货公司。李梅在内部会议上原来起的名字是“妇女用品商店”,可有的元老嫌这个名字特土气,感觉像卫生巾的专卖店,于是改用了现在这个原时空高大上的名字。

章节目录

临高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吹牛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吹牛者并收藏临高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