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纳哈出的威胁,从而镇戍特点更为明显,近于大将镇守制度和其后的总兵镇戍制度。由于辽东独当一面,地理特殊,故太祖十分重视此地。待西部逐渐攻占之后,太祖开始加强辽东的经营。

    被推翻的元朝统治集团残余势力仍在西北、东北进行顽强反抗,图谋恢复,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大明开始在东北地区屯兵筑城。正统七年及成化五年,先后建立了边堡,修筑了长城,建立了由山海关至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驿站。继而建立了屯田、冶铁及煮盐等制度,以供军需;并委派总兵守辽东镇,使广大辽东地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陆海防御体系。

    辽东镇按防御体系建立了各种屯兵城。辽阳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是副总兵和巡按等的驻地;广宁为都指挥使分司,是巡抚及总兵驻地;因而建立了两座防御性的镇城。

    这一套系统保卫了大明东北二百年的太平,直至强大的敌人建州女真的崛起,攻破了北面边防重镇,这才不适用了。

    这个现在辽镇的指挥系统有多乱,按说总兵掌军,都司管民政,各不相涉,当年这个李成梁任辽东总兵时,权倾一方,这个都司也要仰其鼻息而活,李成梁去职后,朝廷再也不允许这军阀出现,对其实行了压制,行压总兵扬都司之举,派驻巡抚统管一方。

    至奴尔哈赤起兵反明,攻破大明抚顺,这个朝廷知辽东事己有崩溃之嫌,以辽镇之力不足以平辽镇之乱为由,任杨镐为经略,从全国调兵平乱,这是朝廷大员,猛龙过江压地头蛇,这个经略指挥全辽兵力平乱,但这个总兵、都司、巡抚又岂会轻易交权?这造成了极大的冲突和督抚不和。

    这在两个月前熊袁之争将矛盾激化,这叫熊猿相斗,这巡抚获得总兵、都司的支持,要挤走这外来户,但被皇帝拒绝,不但抬高了熊廷弼的地位,还明令袁应泰必须听命,结束了熊猿相斗,也统一的指挥权。

    虽然是统一了指挥权,但下面的人各行其是,他也没有办法,他任东北战区总司令后,将一切军权置于战区司令部管辖之下,这就可以更好的行使权力了。

    也可以推行他一直的练兵计划了,拥有五个镇像武骧卫这样的皇家陆军镇,足以对付建奴的威胁,这是皇家陆军镇,军费由国库拔交内帑,由新设立的皇家银行支付,这个皇家银行直接与官兵交接,这个军响不再由兵备道、将官们发,而是由内帑划归皇家银行发,这杜绝了军官贪污克加军响的恶习。

    大明向来是发响就可以提高士气,仅此一条,足以令军心稳定,士兵安于打仗。

    所以米柱私下向内廷大佬王安、魏忠贤兜售这方案时,他们一致同意,他们认为这是皇帝收权的大好机会。

    内阁和兵部肯定会反对,他们已有定计,这个方从哲想擦干净屁股上的屎退休,就必须听他们的,阁臣刘一燝感兴趣,获利的将是他们楚党大将熊廷弼。

    熊廷弼更是没有理由反对,关键是说服这个袁应泰这个犟驴,只要这些大佬们同意,就具备了推行的条件。

    有了这一场大胜作为切入契机,他们也有了足够的理由和mín yì基础,这些辽镇的各级军官们肯定会反对,但有武骧卫和锦衣卫北镇抚司在,也不怕人闹事。

    特别是北镇抚司,他们的诏狱拿朝中大臣都是说拿就拿,这辽镇将官们的权利,仅在辽左,而这个北镇抚司的权力,是全国性的,要搞一个人,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样一来,米柱的军事改革方案,具备了推行的可能性,有了军队在手,才能推行其它的改革,革除大明弊端,为大明续命。

章节目录

明末之伟大舵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英联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英联邦并收藏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