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城南门外,缕缕行行的人群中有一位老僧:

    九道戒疤镶玉顶,两道长眉垂腮旁。

    佛目含光济慈慧,两耳垂轮听十方。

    颌下短须白似雪,百八念珠韵佛光。

    身穿土黄袈裟衣,手持九环银锡杖。

    这老僧正是佛圣,来京打探消息。

    自离开齐平后,佛圣几乎直线行进,一路飞驰。他乃得道高僧,又身怀绝技,不似普通人那般对衣食住行特别依赖。

    从人烟稀少的地方走,佛圣可以全速前进,速度更快。

    “阿弥陀佛!”

    佛圣看着繁华热闹的大街,熙熙攘攘的rén liú,不由得高颂佛号。

    相隔数十年,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虽说出家人五蕴皆空,但难免也会触景生情。

    谁又能记得,他曾经也是中州城人。

    遥想当年,他也是官宦子弟,出身豪门,使奴唤俾,前呼后拥。

    后来,父亲获罪于朝廷,致使满门抄斩,只逃得他一人。

    当时,他就藏匿在大相国寺中。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剃度,装作和尚。

    后来,事态平息,他心灰意懒之下,看破红尘,遂遁入空门。

    因为心中恨意难平,他便发了疯的练武,直至累到虚脱,便蒙头大睡。

    睡醒后再继续玩了命的练武,再练到虚脱为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是往复。

    最终,心中恨意渐消,武功造诣也越来越高。

    “阿弥陀佛!悠悠往事不可追!”

    佛圣平复心神,朝着记忆中大相国寺的方向走去。

    ……

    皇宫,御书房。

    老太傅和六部尚书跪在地上,涕泪横流,不停的哭诉:

    “陛下,要给老臣们做主啊。”

    他们收到信息,自己的孙儿们被bǎng jià,因此前来哭诉。

    太子和睿王一左一右垂手而立,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语不发。

    睿王与这帮老臣根本不对付,因此坐壁上观,概不参与。

    而太子得到了太子詹事的提醒,有意与这些老臣保持距离,因此也没有乱出头。

    大衍四帝英宗坐在龙榻之上,铁青着脸,看完手中的信件,猛然摔在了龙书案上。

    “可恶!该杀!”

    他心里很气愤,几乎怒不可遏,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这七个老臣演苦肉计,居然把朕当qiāng使,着实可恶。

    “都给朕住口,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难道……就凭这一封信,就要朕下旨缉拿,抄家灭门吗!”

    “臣等不敢,还望陛下派员前往察查,营救……”

    啪!

    英宗皇帝猛然一拍龙胆,吓得七位老臣立即止住了话头。

    “太子,睿王,此事就交于你们了,同他们七个议一下,拟一个章程出来,都跪安。”

    “儿臣遵旨!”太子和睿王听了英宗皇帝的话,再也不能装聋作哑。

    “老臣领旨谢恩!”老太傅和六部尚书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再继续纠缠下去,万一惹恼了皇帝老爷子,后果不堪设想。

    九人出了御书房,直奔承乾殿。

    他们几个各怀心思,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想要拟出个完美的章程来,绝非易事。

    ……

    大相国寺,方丈室内。

    三苦大师直勾勾的盯着佛圣,他见佛圣很是面善,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是以欲言又止。

    佛圣见到三苦大师也觉得面善,仔细回想,陡然双眼一亮。万没有想到,当年那个木讷寡言的小和尚,居然成为了方丈主持。

    当真是……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无十余年不见,不知是否还如当年那般木讷!”

    “你……”三苦大师陡然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置信。

    佛圣并没有说话,而是微笑着点点头。

    三苦大师仔细打量佛圣,怪不得刚刚看着面善,原来是方面的三傩小和尚。不过,想想也是,毕竟时隔五十余年,变化还是很大的,认不出来也正常。

    “三傩师兄,当年一别音信皆无,在何处清修啊。还是打算叶落归根,自此就在大相国寺。”

    佛圣脸皮一抽,当初在大相国寺的时候,他就很讨厌这个法号。因为三傩与三懦同音,懦弱的懦。

    “三苦师弟,我在天柱峰清修,现在你应该叫我佛圣。”

    三苦大师陡然瞪大了眼睛,太震惊了!太刺激了!也太恐怖了!

    佛圣,那是何等存在!

    若说如来佛祖以及众位菩萨是精神寄托,那么,佛圣便是天下佛门看得见的真实领袖。不仅佛法精深,而且武功高绝,乃是通天彻地的存在。

    昔日的三傩师兄居然成为了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太白飞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侠弈无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侠弈无名并收藏太白飞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