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出面,联络富商,即使是没有见过范某的富商,自然也会认识范某了。”

    “李某明白了!多谢范尚书!”李家主向着范蠡拱了拱手,坐了下去。

    待李家主坐下,又一人站了出来:“范会长,我们也是老朋友了,你刚刚说的户部尚书、侍中所言,是不是意味着你们秦军将要自立为王了。”

    “是!”诸葛亮看着那人,“这个我来说!两月以后,我秦军便会南下,收复益州。到时候,凌天慕禅位,我主便是大秦的帝王。

    诸位可能也都看到了,这长安城中,并没有多少兵马,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十二万大军,此刻正在训练之中,便是为了能够收复益州。

    此番让诸位前来,除了参加我主的婚事之外,便是想让诸位提早了解一下新的帝国即将要执行的各项政令,不知道此言,诸位是否满意。”

    那人一屁股坐了下去,周围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个秦军侍中,竟然如此爽快,把一切都讲给他们听了。

    “你……你怎知我等会效忠于你们?”一个富商壮了壮胆子,问道。

    “凌天慕去益州之时,你等没有跟着去,便说明你等已经对天星帝国失去了信心,这天星帝国,对于诸位来说,和秦军没什么两样。我秦军,自收复雍凉二州以后的所作所为诸位也都看到了,诸位认为我主,比之凌天慕如何。

    再说了,你们现在效不效忠,我并不关心,我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你们待会儿必定会死心塌地地效忠我秦军。”

    诸葛亮扇着他的羽扇,笑着从怀中拿出了一卷竹简,放到了案几之上,“这是我秦军要发布的第一道政令,诸位可以一观。”

    做在案几周围的几人相互看了看,随即上前打开了竹简,看了起来,竹简最前面写了三个大字:预备役。后面的,便是预备役的具体内容。

    竹简,一个接一个地传了下去。越看,他们越心惊。其中有世家族长跳了出来,指着诸葛亮说道:“这,这分明就是神武帝时期的法令。如此虎狼之法,若施行起来,就不拍逼反我们吗?”

    “反?你们也好意思说这个。在座的,无论是世家族长,还是富商巨贾,在我秦军收复雍凉二州之时,都是最晚响应我们的,就凭这个,你们也好说反。”诸葛亮扬了扬手中的羽扇,眼中一道厉芒闪过。

    那个世家族长被诸葛亮怼的没有了话说,坐了下去,一声不吭。

    “哼哼!”范蠡清了清嗓子,下去收起了竹简,笑呵呵地说道:“诸位,诸位,刚刚那是给你们开的玩笑,当不得真,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玩笑,有这么开玩笑的吗!诸人心中暗骂道。

    范蠡笑着,向后面挥了挥手。几个士卒拿着几卷竹简走了进来,放到了案几之上。“这些竹简,乃是我秦军日后将要发布之政令和收复益州的方略,包括刚刚的预备役,诸位皆可随意查看。若有不懂之处,尽可向我等提问。”

    在座的主人见到此景,纷纷冲了上来,此刻,他们已经顾不得他们世家大族、富豪巨贾的身份了。他们都想第一个看到未来新的帝国所要施行的法令到底是什么,到底对他们又何益处。

    看完所有竹简,他们心中也大概清楚了,秦军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复益州,未来帝国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模样。他们心中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惊喜。新的帝国日后的政策,对他们不要太有利,秦军、官府,都会需要大量的人才,在座的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豪商富贾,都将在这新的帝国中占据一席之地。雍凉二州商事需要发展,政令需要同行,也离不开他们。这,就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

    而他们,也更加明白,刚刚两人那般样子,和那假的预备役,是在敲山震虎,是在警告他们,他们若要反叛,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我等愿意效忠!”所有人毫无例外地跪了下去,这一跪,便是对新的帝国的效忠。

    诸葛亮笑了,笑的异常地开心。接着,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图纸,摊在了桌上,“很好,诸位都是识时务之人,主公必不会亏待诸位的。等主公大婚过后,秦军便会在雍凉二州各地挑起适合的人才,或选入武院,将来进入军中,或选拔为官吏,管理地方。

    不过,还有一件事情,要听听大家的意见。如今的长安,破败异常,不适于用作未来帝国的都城,我主准备于龙首原之上,再建一座新城,诸位以为如何?当然,这座城池,诸位将来若愿意的话,也可搬入其中。”

    众人又一窝蜂地凑了上来,看着那新城的图纸,不由得惊呆了。此城一旦建成,必将是沧澜大陆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城池。诸葛亮的意思,他们不要太明白,便是让他们为筑造新城出钱出力。可未来若能够生活在这样雄伟的城池之中,能够在这座城池之中做生意,那……

    “我捐一万贯……”

    “我处五十人……”

    “我捐三万贯……”

    众人争先恐后地叫嚷着,生怕落于人后,失了先机。

    “诸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沧澜秦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唐国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国天下并收藏沧澜秦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