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律例,除有爵位的王侯贵族之外,京官凡正五品以上才有资格位列太极殿上,与皇帝宰相们一起商议国事。如此规定,则是为了最大程度确保朝堂诸公皆是精明强干之人,没有尸位素餐之辈混入其中。

    所以,当肖钦宣完墨枫的第一道旨意之后,众臣也知道,这仅仅是开胃菜而已。重头戏,还在后面。下面,应当是对有功之臣封官加爵和刚刚收复的诸州的刺史、大都督这些封疆大吏的任命了。什么人封赏什么爵位,什么人担任刺史、大都督,这在众臣之中,都已经传开了,已经是“不宣之秘”了。唯一剩下的,就是陛下的那一纸诏书了。

    “传旨,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羽林军将士务必要把此令让皇城之中所有人知晓。”

    “诺!”典韦和许褚拱了拱手,大吼起来,“陛下有令,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

    “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宣姜尚姜子牙、刘基刘伯温上殿!”从太极殿内,直到承天门外,羽林军将士口口相传,如同天籁洪钟一般,响彻天际。

    其实,姜子牙、刘伯温早在偏殿等候,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但,墨枫就是要明明白白地让文武百官知道,让整个皇宫之内的人都知道,让世人都知道,从今往后,大秦的朝堂之上,将有姜尚、刘基这两人存在了。

    不多时,姜子牙、刘基二人便在内侍的带领之下,走到了太极殿上。

    “草民姜尚、刘基见过陛下!”

    “免礼,平身!”

    “谢陛下!”

    两人刚刚站起来,一众文武大臣目光便转移到了两人身上。他们虽没有见过姜尚和刘基,可对他们这几日在长安的传奇可是听得多了。

    各军团收复数州之后,许多文武大才纷纷来投,大部分,要么留在了军中,要么留在了地方,帮着处理各军团以及各地的军政要务了。唯独两人,被送至了长安,那两人便是姜尚和刘基。

    关于他们两人即将要担任的官职,众臣也是知之甚详。刘基,年过古稀之龄的老翁,将担任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的位子;刘基,年近半百的的中年男子,即将代替吕茂担任御史大夫的位子。他们身上,究竟有什么魔力,让皇帝陛下和诸位宰相、尚书们对他如此青睐。

    听说他们初来长安之时,因旅途劳顿,昏睡了几日。醒来之后,他们所住驿馆的门槛都被几位宰相和尚书给踏平了。尚书省的两位左右仆射竟认了姜尚为老师,这可让不少大臣吃了一惊。

    尚书省左右两位仆射范仲淹、萧何是什么人,在他们眼中,即使是天星帝国以往任何一位丞相都比不上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宰辅之才,能够让他们折服,成为他们老师的人,该有着怎样的智慧啊,他们不敢想象!

    御史大夫吕茂,这几日则和他的继任者刘基走的很近,两人关系好的就差斩杀鸡头拜把子了。以吕茂的脾性,可以想象到,刘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今后,这两个人一个执掌刑部,一个执掌御史台,可有的他们受了。看来,以后要夹着尾巴做人了,若是犯到他们手中,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两位之能,几位宰相和尚书都与我说过了,我也非常仰慕二位的才华。两位能为我大秦效力,实乃我墨枫之福,大秦之福。

    姜尚,从即日起,我任命你为尚书令,正二品,赐特进,爵齐国公,望卿执掌尚书台,为我分忧,为大秦分忧;刘基,我任命你为御史大夫,从三品,赐金紫光禄大夫,爵沮阳侯,执掌御史台,望卿洁身自好,克己自勉,不畏强权,不负我之重托啊!”

    “臣等谢陛下厚恩!”两人齐齐下跪,叩首谢恩。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穿戴起来,让我看看!”墨枫笑笑,挥了挥手,随即便有内侍奉上两人的官袍、官凭、官印等物。

    “诺!”两人也不犹豫,随即穿戴起来。人靠衣装马靠鞍,两人穿上了官袍之后,和刚刚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大臣们不敢相信的直摇头,古有“千金买马骨”,今有光武帝封侯爵,两个刚刚投效大秦,未立寸功之人,一个被封了国公,一个被封了侯爵,真可谓是大手笔啊!陛下,这是在表明姿态呢,只要是真正的贤才,我大秦定不会亏待;只要是真正的贤才,我大秦定会破格重用。

    “好了,两位既然已是我大秦官员,便快些落座!下面,还有旨意要宣布!”

    文武大臣们还未从震惊中缓解过来,肖钦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大秦皇帝陛下诏曰,自古贤王明君治世,有赖贤臣,大秦帝国能够击退兽人,收复沦陷数州,少不了诸位贤臣将军。加之现在数州收复,正是用人之际。正好借此机会,任命各州刺史、大都督,封赏有功之臣。

    尚书左仆射范仲淹,右仆射大夫萧何,自大秦建立以来,兢兢业业,为大秦呕心沥血,进光禄大夫,爵雍县县公,漆县县公;

    侍中于谦、邓禹,中书令、第十军团参谋长张良,中书令荀彧,自大秦建立以来,妙计频出,日夜操劳,为国分忧,进光禄大夫,爵相县县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沧澜秦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唐国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国天下并收藏沧澜秦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