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眼光。

    知道梅殷需要时间。

    于是计上心头,秘密联络了一些溃逃的士兵,根据李凉整合的信息,再结合叛乱之日的口号,让这些溃兵有意无意的对身边人说一些徐皇后和黄昏的事情。

    口口相传之后,这些事情就变了味。

    这也是李凉的目的。

    他算是读书人,有些聪慧,知道谣言的散步,不需要你多少什么,只要捕风捉影的说一点,其他人再传播开去时,就会添油加醋。

    何况他这件事并非胡说,当初梅殷叛乱之,动员士卒时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神棍黄昏,惑乱朝政妖惑后宫,以男色得宠于皇后,其人成婚,皇后宠溺之甚,无视纲常伦理,竟拿国库之银为其装潢新房,皇后失德,则天必降灾祸,然朱棣知之,竟乐意许之。

    这些话虽然当时只对京营士卒说过,但叛乱失败之后,溃逃的京营士卒四散,躲在应天城中,总有嘴不严的人对身边说起。

    这是事实,当时梅殷造反前动员,清君侧清的就是黄昏。

    于是这个谣言便有依据了。

    驸马梅殷就是因为这才造反清君侧的,他那样的大人物,在清君侧这样的大事上,怎么可能说谎,所以这肯定是真的,要不然驸马身居高位,凭什么好好的福不享去造反啊?

    要知道驸马可是太祖最青睐的晚辈。

    他可是朱家人。

    也正因为这个事,谣言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在短短时间内传遍应天。

    千万不要小看梅殷的影响力。

    李凉骨头很硬,他在府衙公堂之上,矢口否认,重刑之下依然不开口。

    但不是所有人的骨头都硬。

    他联络的那些溃兵之中,在纪纲的威逼利诱下,很快出卖了他。

    于是真相大白。

    得益于朱棣的一系列举措,围观民众一看,原来是这样啊,就说嘛,徐皇后素有女诸生的美溢,又编修了《女训》等书,怎么可能是沽名钓誉之辈。

    若真是如此,陛下也不会在发生这些事后继续重用黄昏,不见他连刺驾的罪名都免了,还重新当上了南镇抚司的千户。

    原来都是梅殷的阴谋。

章节目录

大明王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时秋风悲画扇并收藏大明王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