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懂了。

    如果他敢放弃朱高煦,那么父皇也会放弃他。

    况且朱高炽内心深处也不愿意就这么残害手足,所以还是义无反顾的帮助朱高煦让他捞一个大功:然后他自己来承担后果。

    后果当然很严重。

    朱高煦有了这个大功,在问鼎储君的道路上,有更强大的资本。

    现在这事还不用愁。

    愁的是如何增兵北方,如何给北方送钱送粮,得保证父皇在北边打高兴了——相对于这件事,其他事情都是扯淡。

    要是父皇在北边吃亏,回到应天,一句“你想让老子死在北方你这个当长子的就可以顺利登基是不是”,就这么一句,储君就可能没了。

    关键是现在没钱,没人!

    所以朱高炽很愁。

    所以此刻对乾清宫这哭穷的兵部尚书金忠和户部尚书郁新这两位臣子,朱高炽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问道:“朱高煦确实追到海上去了?”

    金忠叹道:“可不是,但哪里追得上啊,二殿下这是劳民伤财做无用功,有这功夫,他还不如率领兵马疾驰北方。”

    朱高炽眼睛一亮,“三弟还在福建啊,朱能、徐辉祖、郑亨等人麾下还有兵力!”

    郁新担心的道:“福建那边的局势不安定了?”

    金忠却道:“这是个好主意,二皇子殿下去追击梅顺昌,肯定要无功而返,等他回来,正好可以让他在福建安定局势。”

    言下之意,先用这事把朱高煦困在福建。

    免得他回来搞事。

    朱高炽不着痕迹的点头,“确实如此。”

    郁新不说话了。

    大家心知肚明,这样确实可以缓解增兵北方的困局,最重要的一点:能困住朱高煦,对朱高炽而言,这是最有利的决策。

    但郁新接着又道:“可问题在于,确实没钱了。”

    国库早就空了。

    增发宝钞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金忠叹道:“所以让陛下撤兵,才是最佳选择。”

    朱高炽陷入沉思。

    许久,才抬起头,“这样罢,让三弟和朱能、徐辉祖率兵北上,同时增发宝钞,先解决当下的困局,至于增发宝钞的弊端,后续再来处理,另外,金尚书所言有理,需要想个法子,让陛下有主动撤兵的想法,但是当下,能说服陛下撤兵的人不在应天。”

    这个人在顺天府,道衍,嗯,不对,如今该称呼为太子少师姚广孝。

    郁新忽然道:“殿下是不是忘了一个人?”

    朱高炽愣了下,“谁?”

    金忠却懂了,说道:“黄昏。”

    朱高炽不解,“黄昏也许能劝父皇撤兵,但黄昏是父皇是心腹,此刻父皇在北方征讨鞑靼,也是黄昏趁机建功立业的时候,他不存在劝父皇撤兵的动机。”

    郁新哈哈一笑,“事在人为,殿下可能还不知道,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从西域回来时,带回了好些个西域美女,其中送了十二个绝世妖姬到黄昏府邸。”

    确实大手笔。

    连郁新都羡慕,十二个西域的绝世妖姬啊,那是何等赏心悦目的画面——听说,这些西域妖姬比唐宋的民风还要开放,穿的那个袒胸露乳,真是个销魂的紧。

    朱高炽沉吟半晌,“可以试试。”

    金忠忽然又道:“还可以再加点筹码,陛下不是很喜欢皇孙么,殿下可以让皇孙去顺天府,或者直接送到榆木川去,我没记错的话,皇孙虽然年幼,但喜武,很是向往沙场。”

    皇孙就是朱瞻基。

    陛下喜欢朱瞻基,这是无数人知道的事实,如果有朱瞻基在身边,朱棣会不会考虑到为了皇孙的安全,而提前班师?

    有一线可能。

    哪怕是只有一线可能,金忠和郁新都想试一下,因为大明当下的困境,真的无法支撑陛下在关外打到下雪才回来。

    朱高炽眼睛又一亮,旋即有些担心,“可是……”

    郁赶紧怂恿,“殿下莫要犹豫了,再让陛下这么打下去,只怕增发宝钞也无济于事,还是先班师的好,免得到时天下万民怨恨。”

    作为户部尚书,郁新太清楚增发宝钞带来的后果了。

    极有可能导致国家信用破产。

    到时候经济就会崩溃。

    朱高炽犹豫半晌,最终同意,“如此行事罢,先让三弟和徐辉祖等人去驰援北方。”

    金忠问道:“那皇孙……”

    朱高炽点头,对身旁的心腹太监道:“去南镇抚司宣令,我儿朱瞻基,仰慕太祖陛下之无上武功,憧憬永乐之沙场雄风,虽年少,亦愿往沙场,以年幼之躯学陛下之西征武功,将来有成,便可随陛下远征,显我大明之煌煌国威,着令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率人拱卫,速至榆木川。”

    也是心够狠。

    为了储君位置,连儿子也要利用。

    其实也可以理解。

    朱高炽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王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时秋风悲画扇并收藏大明王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