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眼神示意满屋子狗腿不要轻举妄动,准备来上两句,然后送这几位朋友上路。

    哪想到他还没酝酿好措辞,坐在胳膊桌子上的一个十七八岁少年郎,便含笑起身:

    “几位兄弟,坐这儿,都是在外奔波,何必这么大火气。”

    汉子闻言皱了皱眉,便带着几个兄弟坐到了旁边的桌子。

    少年郎端起吃到一半的葱花鸡蛋面,跑到了曹华的桌子坐下:“兄弟看模样是个秀才,出门在外的要长眼色。”

    瞧见寒儿盘子里还剩了个馒头,少年郎直接拿了过来:“就当报酬了,不用谢。”

    寒儿微微蹙眉,见曹华没有制止,便往远坐了些,低着头继续啃馒头。

    曹华打量几眼,少年郎个字高瘦,穿着羊皮袄子,绑腿护腕一应俱全,看行走之间动作绝对是个练家子,看穿着不像是穷苦子弟,但浑身风尘仆仆。

    曹华想了想,倒了一碗酒黄酒,推到少年的面前:“多谢小兄弟仗义相助,敢问尊姓大名?”

    少年郎等的就是这碗酒,接过来灌了一大口,才豪气道:“陆平阳,淮南道人士,兄弟了?”

    曹华随口回了个:“雨化田”后,转眼望向了寒儿。

    寒儿蹙眉思索,又仔细打量少年的面容,轻轻摇头——意思就是一条杂鱼,案牍库中没有记录。

    曹华了然,倒也没了继续查问的心思。

    陆平阳就黄酒吃着葱花鸡蛋面,很是自来熟:“雨化田?兄弟名字挺别致,假的吧?雏鸟出门在外都喜欢这样,其实没必要,没人认得你。对了,兄弟准备去那儿啊?小弟我别的不说,门路多的很,随便给点报酬,上梁山都能找到门路。”

    曹华呵呵一笑:“青州百刀盟广邀各路豪杰,我过去混口饭吃。”

    “哟,同道中人。”陆平阳把酒壶拿过来又倒了一碗:“小弟我本来也准备去青州,只可惜出了点岔子,不然还能顺路。”

    明显吹牛,就为了蹭酒喝。

    曹华也不介意,自顾自端着酒碗:“陆老弟去青州做甚?”

    陆平阳摇了摇头:“也就去凑个热闹,见见那些有名望的前辈,看能不能找个人物拜师学艺。”

    正说话间,门外经过了一匹大马,穿着华服的男子坐在上面,朴刀放在马侧,径直朝着太平镇行去。

    陆平阳见状忽然转过身去,脸向着酒肆内测,似是在寻找小二,等待马匹经过后,才转了回来。

    曹华打量几眼:“陆老弟,方才过去的那厮看起来是个高手,你认识。”

    陆平阳颇为无奈:“太平镇唐家剑池的人,我前几天和他们打了几架,也算认识。”

    “唐家剑池?”曹华觉得这名字画风不对。

    陆平阳笑呵呵解释:“太平镇东边的唐家屯,当家的剑用的不错,庄子里有个池塘,便找了个秀才想了个名字,响亮好听挺出名。”

    寒儿吃完了馒头,拿起水碗喝了一口,此时插话道:“此地地头蛇,应当耳目灵通。”

    曹华自然知晓她的意思,可以过去打探情况。

    陆平阳瞅着乡野妇人打扮的寒儿,颇为意外:“大嫂挺有见识。”

    寒儿双眸微冷,若不是定力好,已经一巴掌削过去了。

    曹华觉得这小子挺有意思,想了想:“陆老弟和唐家怎么结的怨?常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雨化田在江湖上也算有些名声,若是能帮忙,倒是可以在中间当个说客。”

    陆平阳一愣,怀疑的打量他几眼:“雨大哥,不是老弟我看不起你,我八岁行走江湖,还真没听过你这号人物。”

    “不信也罢。”曹华摇头轻笑。

    陆平阳年纪不大,性格到是爽快:“也不是啥大事,前些天我在唐家屯偷...咳咳,赏景。结果瞧见唐家后宅里锁了个女人,我本着狭义心肠,想把那可怜女人偷偷放掉,结果被唐家发现追杀,不是我跑得快,已经死了。”

    曹华顿时了然,没想到这小子是个飞贼——估计是跑进人家院子里偷东西,发现有无辜女子被囚禁,才引出后面的事情。

    “走,去唐家看看。”曹华两口吃完的东西,便起身带着寒儿前往唐家屯。

    陆平阳一愣,站起身来颇为谨慎:“雨兄弟,唐家可不是小角色,手底下百十号镖师,连朝廷都得给几分面子,你确定能说上话?”

    “不试试咋知道。”曹华呵呵一笑,给黑羽卫使了个眼色,便随着成真前往唐家屯,嗯...唐家剑池...

    ------

    马上出了正月,谢怡君从险峻蜀道上方的山寨出来,站在寒风凛冽的石崖上,手遮凉棚眺望着极远处的东方。

    山寨层层叠叠住满了人,自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年关的气氛尚未散去,房舍之间还挂着些灯笼。

    离开汴京后,她便带着剩下的几个弟兄返回了西蜀,把银子送到深山老林的亲友手中,让他们过了个好年。

    只可惜离开金明池,陈铁铉便不知所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逍遥小都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关关公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关关公子并收藏逍遥小都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