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李肃赶到了落凤岭。

    听完李肃地叙说,董卓半晌没有言语。李肃不敢做声。说实话,这事他没有按照董卓的意思办成,他有点怕董卓一发脾气,要打自己几十板子。

    董卓站起来,拍拍李肃的肩膀,赞道:“少慎(李肃的字),还好你机灵,马上跑去见太尉了。虽然我们没有达到目的,但至少我们知道李中郎不愿意得罪我们,没有在太尉面前揭我们的短。也就是说,李中郎这个人还是可以拉拢,可以利用的。”

    李肃生怕自己说错话,没有表示意见。

    “奔袭杜阳?”董卓背着双手,在草地上来回走了几步,然后站在李肃面前说道:“太尉让我们奔袭杜阳?太尉糊涂了吗?我们袭击叛军大营之后,死伤惨重,哪里还有兵力奔袭杜阳?马腾来迟了,李中郎至今不知踪迹,应该让他们去奔袭杜阳,你说呢?”

    李肃点点头,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说得非常在理。我们已经打了一战,要歇息几天。然后我们兵发郿国城,看看太尉大人可有帮忙的地方。”

    董卓笑了起来,讥讽道:“老边已经跑回凉州,太尉大人不需要帮忙了。”

    不久,驻守美阳城的李儒派人送来消息。北宫伯玉撤退了。

    第二天一早,太尉张温派人送来命令。取消奔袭杜阳的计划。董卓的部队和马腾的部队立即开赴郿国城。

    ===

    美阳距离郿国城一百里左右,小槐里距离郿国城将近两百里。韩遂的部队和周慎的北军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拔营起寨。周慎的部队还没有赶到武功城的时候,韩遂的部队已经离开郿国城了。

    边章的骑兵在黄昏的时候赶到岐山脚下,和主力部队会合。

    韩遂望着奄奄一息,昏睡不醒的边章,心痛如绞。

    半夜里,边章在一阵凄凉忧伤的笛音中缓缓醒来。

    韩遂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黑夜里,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默默地吹着横笛,想着心事。

    “如果张温的冀州援军没有及时赶到,如果北宫伯玉没有延误会合时间,我们就不会这样狼狈,你就不会受这么重的伤。”韩遂抓着边章的手,缓缓说道。

    边章痛苦地叹了口气,小声说道:“文约,不要怀疑伯玉,我们多少年的朋友,这一点信任也没有吗?”

    韩遂呆呆地望着昏暗的烛火,很长时间没有做声。

    “听杨秋,成宜几个人说,你打算在岐山和张温打一战?”

    “六月惊雷快到了。”韩遂点点头,说道,“他的三万骑兵赶到之后,我们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和敌人决战一场。现在张温的十几万部队全部追了上来,我们如果不打一下,不在岐山阻止他们一下,恐怕退回西凉之后,我们很难守住汉阳郡。”

    边章闭上眼睛,慢慢说道:“现在部队人心惶惶,士气低落,这个时候和张温在岐山,凤翔一带决战,是不是正中敌人之意啊。”

    韩遂哀叹一声,用几乎绝望的语气说道:“老边,如果不打,我们一路急撤,士气会越来越低落,汉本守不住。汉阳守不住,西凉门户大开,张温的十几万军队就会一拥而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恐怕很难找到机会重击张温了。张温占据汉阳之后,立刻就会依靠周慎的北军和李弘的冀州军四处征伐,夺回失地。而我们实力不济,只能放弃先前占据的西凉各郡,退守金城,勉强稳住阵脚,暂时偏守一隅了。”

    边章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道:“我们不过就是输了一阵,折了几千人马,张温也不过就是增加了五万人马,实力上双方还是相差无几的。文约,你似乎太执着了,太在意现在我们拥有的地方了。你要知道,我们仓惶撤退,不是因为打不过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失败不起,损失不起,我们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就要有士兵,有部队,有实力,所以我们才撤退。即使伯玉和我们会合了,面对十几万大军的正面阻击,我们久战无功之下,还是要撤退,张温还是要挥军追击,今天这个局面还是要出现。”

    韩遂抽回握住边章的手,凝神沉思。难道自己想错了吗?

    边章看了他一眼,郑重说道:“我们要想占据西凉,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占据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消灭敌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兵力上的优势,而不是和敌人面对面的决战,毫无意义地消耗我们现有的力量。”

    韩遂猛然惊悟,面色羞惭。

    “老边,我的确越来越小气了。”

    边章虽然痛苦不堪,但他的眼睛里却露出了欣喜之色,他颤抖着嘴唇说道:“文约,你知道怎样做了吗?”

    韩遂苦涩地一笑,忧心忡忡地说道:“老边,你不能死啊,你死了,我一个人如何支撑下去?”

    边章面露坦然之色,平静地说道:“死了好,死了好,一了百了,死了好。”

    韩遂悲伤地看着他,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好。边章支撑不住,沉沉睡去。韩遂呆坐了一会儿,悄悄走出了帐篷。

    他连夜召集杨秋,粱兴,马玩等十几个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