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冒出一句,刘汉少完全没明白,只听刘宏又说:“辨儿,你年纪也不小了,回头让你母后为你择一门亲事,如何?”

    刘汉少真想说“如你奶奶个腿”,可惜不敢。哥现在勉强算十三岁,还是虚的,结了婚入洞房,哥都不好意思脱裤子。

    “父皇……这个……这个这个……”

    刘汉少狠狠地咽了口吐沫,关键是想不出什么词来回绝啊。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北匈奴让捅跑了,南匈奴至少名义上归附了。

    “父皇整日为国事操劳,辛苦至极,就不要为儿臣些许小事分神了。何况儿臣年幼,尚且不能为父皇分忧,为国家出力,又怎可贪图女色,安享闺房之乐?孔子曰的好,文不成武不就,业难立家难圆。”

    刘宏都被逗乐了,笑骂道:“孔贤人有如此曰过吗?你呀,就是顽劣!我大汉皇子大婚,怎能说是小事?”

    刘汉少有些皮赖地说:“小事,小事……儿臣还小,还小……成婚之事,还是迟些时候再说吧。”

    …………

    刘宏想让刘汉少结婚,被刘汉少蒙混式推脱掉了,但是刚一回宫,又被杜娘追着说道起了结婚之事。她倒不是催促刘汉少,只不过,有的人已经到了不能不结婚的时候。马均都二十多了,苏齐也高中毕业了,北邙山上还有不少像这样的大大娃,再不结婚,那就是妥妥的汉朝剩男剩女。虽然没有人敢张罗着给任红昌说媒找婆家,可是也不能把北邙山里所有的娃们都给耽搁了呀。

    十冬腊月,这个时候好像成了结婚的好时候,难道追求的就是“美丽冻人”?

    按照刘汉少来自前生后世的想法,这人哪,三十岁之前都是小屁孩,哪能知道爱情是啥玩意啊。可是话说回来,三十岁之后就懂得了吗?七老八十,过不下去,不是照样离婚么。爱情和婚姻根本就是两码事,结婚之前,爱情是水,冷暖自知的必需品,结婚是糖,想往美好的调剂品;结婚之后,婚姻倒成了必需品,而爱情则变为调剂品,当然,也有可能加进水里的不是糖,而是醋、盐、胡椒面或辣椒粉之类的。

    这种事情,千古之谜,谁能说的清,道的明呢。算了,他们汉朝的娃,还是按照他们汉朝的规矩去办好了。

    但是!

    刘汉少也想出了自己的招儿。

    首先,规定要结婚的女娃,至少十七岁以上,男娃十八岁以上,当然,也是按照了他们说虚岁的规矩。其次,三代之内的近亲不能结婚,想结婚,至少要四代以外。当然了,北邙山都是拣回来的要饭娃,没这么多亲戚,但是规矩要先说到。

    接下来,什么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太麻烦了,尤其是问名、纳吉、请期,都还要卜吉凶,迷信色彩很重,算了算了,不要了。

    经过刘汉少连拍好几脑袋的思考,最后终于决定,就举办一次集体婚礼。先让史老道去山里宣布,符合年龄标准,想结婚又有对象的男娃,可以找他报名。然后再让杜娘对着男娃们说的对象,一个一个单独找女娃们了解情况,看她们是不是乐意,心甘情愿的。

    这事要是放在前生后世,肯定麻烦了,不是警告处分,就是转学开除,为毛?早恋呗!可是现在,人家是真结婚……

    确定好结婚对数,赶紧让工匠在学校附近盖单独宿舍,一对新人三间房,一个小院子。吉服就算了,用绸缎的太奢侈,就用校服吧。不过刘汉少倒是命人为每一对新人都打造了一对结婚指环,算作自己的贺礼,也算给娃们将来留个念物。样式都是一样的,简简单单一对黄金环,各自的名字由男娃们自己刻去,刻的好看是本事,刻的难看也是将来他们的老婆们埋怨他们。

    敲定好人数,名单一拿回来,刘汉少也看的大吃一惊,足足有十六对新人,哥得发出去三十二个金指环,早知如此,咱们让马均拿过来一把螺丝帽好不好?除了马均和苏齐之外,供销社社长,当初史老道的跟班小道童也忽悠了个学生妹,还有李二娃,现在主管学校食堂……别人也就算了,可李二娃就像小一号的二师兄,这到底是谁眼睛瞎了?

章节目录

大汉大忽悠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郑端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郑端木并收藏大汉大忽悠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