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充等的边上时,连瞅都没瞅他们一眼,就率领部下,径直疾奔过去了。

    高充心头起疑,目送他们远去,说道:“自入秦土,我等遇到的胡虏军士,无不对我等进行勒索。这个戎骑小校,怎么却对我等如似无睹?”捻须半晌,沉吟猜测,说道,“观其形色匆匆,莫不是虏秦国内出了什么变故?”想起莘迩对他说过的,蒲秦的许多王公贵族,对如今在他们国内掌权的唐人孟朗,一直存在敌视,他心道,“会不会是秦虏的朝中内乱了?”

    高充的这个大胆猜测,无可否认,与定西国近月的政斗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但定西政斗,不代表蒲秦就一定会出现内乱。

    那个戎人小校的匆忙,与孟朗没有任何的干连。

    是因为:早年投降江左朝廷,寄居淮南的戎人一部,在其现任大率姚国的率领下,於月前,反了江左,自号大将军、大单於,聚兵七万余,击败了江左的讨伐,然后进攻江左,结果不克,大败遇挫,遂收拢溃兵,在他的谋士唐人王成的建议下,转而西进,今已至蒲秦的边境。

    蒲茂、孟朗得讯,立刻做出了应对的部署。

    那个小校,就是奉旨赶往始平、扶风等郡传令调兵的。

    这场突然爆发的危机,且不说对高充的南下江左势必会产生有利的帮助,只说蒲茂与孟朗。

    咸阳的宽大王宫中。

    高坐在王位上的蒲茂虽然尽力做出了从容的仪表,往他膝上的右手看,则能看到他右手的大拇指在不断摩挲食指,这个情不由己的小动作,还是暴露出了他略微紧张的心态。

    孟朗、苟雄等蒲秦朝中的文武大臣,还有赵宴荔,约数十人列成两行,相对立於王座之下。

    孟朗毫无紧张之态,甚至说,他还有些轻松。

    孟朗笑道:“大王,前些日,王上还说不由沙场,难成精卒,在愁没有合适的机会,可让新练的步骑,真刀真枪地上战场打上几仗。殊知姚国就自送上门,真是识情识趣。”

章节目录

即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赵子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子曰并收藏即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