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为强。谋害将军。”

    吴匡眼中射出冷电,沉声说;“我们不如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立即发兵,斩杀这群狗贼。

    荀攸摆手说;“不可以,没有天子明诏这种举动就是逼宫。不如劝大将军不要出门。”

    何苗长长的叹了口气说;“这只怕是办不到的,在下的嘴皮子已经磨破了,只是说不动兄长。

    袁绍说;“我们带兵,保护大将军入宫。”郑泰说;“这也是个办法。”

    荀攸突然冷笑了一声,却没有说话,冷笑声很刺耳,所有人都望着他。荀攸一言不发,转身走出门外。

    这些人里吴匡对袁绍是衷心景仰,外加敬服的,他不高兴的说;“荀攸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将军不要和他一般见识,我们还是商量正经事要紧。

    何苗站起来,冷冷的说;“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如各自回府,整顿兵马,以策万全。”

    袁绍点了点头说;“好吧,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十常侍这些阉宦牵着鼻子走。”

    何苗、吴匡、郑泰转身离去。袁绍看着他们的背影,只是冷笑,眼中闪过狡黠的光。

    何进的结局是注定了的。可是袁绍的笑却有几分让人不寒而栗,袁熙隐隐的感到,他绝对不是世人口中那么简单。

    好谋无断,志大才疏也许只是他的表象罢了。

    在袁府万年公主的婢女见到了袁熙,于是从贴身出取出一份帛书交给他,“公主殿下吩咐亲自交给公子。”

    袁熙拿来一看,只见上面隶书字迹有些潦草,写道蹇硕密谋诛杀大将军袁中军于宫中。

    袁熙心里有些震惊,他知道历史的大方向但这些细节他怎么知道。

    本以为过两三个月,外藩豪强进京,袁绍他们就领兵杀进宫中了事。谁料中间会有这么个变故,万一袁绍被骗进宫身死那就事大了。

    他打赏了宫女一些东西,让她待自己向万年公主道谢。袁熙自己带着许褚骑马直奔大将军府去。

    大将军府里,

    何进与一众幕僚商议传召他们进宫商议灵帝丧事的事情。

    他们担心被十常侍把持的皇宫不安全,但身为辅政大臣,不去处理灵帝丧事于情理上说不过去。

    就在众人争相辩驳之时,一名小吏进来禀报说袁中军公子袁熙有要事求见。

    不仅何进猜不着,连袁绍也不知道为什么儿子在这个时候求见,还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何进马上传袁熙进到议事厅中。

    袁熙向何进与诸人行了礼,直接说道“有机密要呈上与大将军。”于是拿着帛书传了上去。

    何进也见过这个很受袁绍器重的二儿子,好奇他有什么机密,而当他看到帛书后立马变色拍案怒道“阉贼欺吾太甚!”

    说罢他让小吏将帛书传给众人看。

    在众人一片惊呼声中,他又有一丝袜疑惑,他稳了稳情绪对袁熙道“多亏了袁显奕的密报啊,但不知从何而来?”何进也不傻,不然也不可能做这个位子上。

    袁熙早料到他会问,答道“昔日在宫中伴随诸皇子读书时,认得的一名小宦,正好在停放先帝灵柩处听的阉贼密议。”

    何进抚手道“天不亡我也,却有贵人相助,袁本初果真有个麒麟儿呐。

    他接着问“如今该如何是好?”

    袁绍面有得色道“何须担忧,只需差一人领兵将蹇硕拿下处决即可。”

    何进点头,下令部将吴臣带着他号令进宫,连同黄门令一起捕杀蹇硕。

    袁绍趁机进言道“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

    曹操等人也觉得该趁此机会一并除去十常侍,于是纷纷附言。

    何进却有些犹豫道“待诛杀蹇硕后我进宫与太后商议后再做决断。”

    他这句话引来下面一众文武暗暗叹息,袁绍脸上没有表现什么,心里却坚定了要抓住机会扩张势力的想法。

    何进知道也该给袁绍等人一些好处了,于是说“我会跟陛下商议提拔诸位到黄门、尚书等要职上以辅助社稷。”

    又对袁绍道“本初,等会你就领人去收编了蹇硕的上军。”袁绍领命后带着袁熙出了去。

    是日,上军校尉蹇硕与宦官联合谋划捕杀大将军何进,不料机密再一次泄漏,何进命黄门令将其逮捕并处死。

    第二日朝议上,何进以辅政大臣身份,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心腹有二十多人。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董太后每次想要干预国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

    董太后感到愤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