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父亲!”

    蔡琰红着眼点了点头,接着蔡邕用手指了指一旁严肃的袁熙。

    后者会意半跪在了蔡邕床前,等待蔡邕的嘱托,毕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蔡邕有些欣慰又有些期盼道“你我名为师徒,实为忘年之交,你在我这里,其实没有学到什么,反倒是给了我不少诗文书艺上的指示启发,老师有愧于你。”

    “咳。。咳 。。 咳”

    蔡邕咳嗽了阵后,指着袁熙道“显奕,答应老师,要用你的才华。。。匡扶汉室社稷!

    。。。答应。。。答应我!”

    袁熙根本就不会像蔡邕希望那样愚忠地去保所谓的刘氏皇族,但他又不忍违心地对这个将死的老人撒谎。

    “老师放心,显奕一定会救大汉子民于水火,让汉人重现武帝时的辉煌。一定。”袁熙含糊其词地说道。

    蔡邕已经有些恍惚,他也听不清楚袁熙说了些什么,不过还是微笑着点点头。

    最后蔡邕用尽了最后一分力气,一手拉住蔡琰,一手拉住袁熙,这是要把蔡琰托付袁熙的节奏,在汉代这是很重的情谊和信任。

    不过想不到的是,袁熙把蔡琰照顾的无微不至,照顾到自己后宫里去了,老爷子知道后,不知道会出现什么表情。

    蔡邕紧盯着袁熙道“替我照顾好琰儿,以后琰儿就交给你了,定要协助琰儿完成老师遗志。”

    袁熙看了看蔡琰后,俯身到蔡邕耳边郑重道“显奕一定会照顾好昭姬,扶助她完成老师的心愿。”

    蔡邕轻轻呼出了一口气,解脱似得怜爱地看着蔡琰,渐渐地他的眼中失去了光泽。

    一代大儒,书法家,教育家溘然长逝。

    长安南大门

    司徒府,议事厅。

    这几日来虽然一众大小军政事务,让王允疲惫不堪,但那种大权在握,施展抱负的兴奋却让他显得神采飞扬。只是最近发生的袁熙和蔡邕一事令他隐隐的不悦。

    吕布近来脾气十分暴躁,在搜寻不到袁熙等人后他将怒火发泄到了董卓家眷旧党身上,为此亲手杀了不少人。

    而让吕布恼火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发觉掌控大权后的王允变得陌生起来,对他也不再是以前那样和颜悦色,而是恢复了本性的刚烈和高傲,并且对待吕布也不似从前。

    吕布这时忍不住抱怨道“司徒大人为何不允许我杀死董卓的一众部曲?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王允神色间恢复了以往士大夫式的高傲,他现在并不高看,出身卑微身为武人的吕布,以普通剑客之战礼对待吕布。

    而且王允也十分恼恨,以前吕布跟随董卓所做的那些事情,特别是发掘汉家皇陵的事,于是他淡淡说道,“这些人没有罪,不能处死。”

    “那为何不将董卓搜罗的财物赏赐给朝中大臣及统兵将领,好安稳军心?”吕布又急切地问道。确实,杀又不杀,又不安抚,这不是玩火吗。

    王允皱了皱眉有些不悦道“董卓的财物均取自皇宫府库和历代先帝陵寝,这本是大汉皇室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分给他人。”

    王允的亲信宋翼问道“现在怎么处理董卓的西凉部曲,先前我等安抚时说让陛下下诏赦免了他们,如今当真要赦免吗?”

    王允有些迟疑,想了会说道“部曲只是遵从主人的命令,本无罪可言。如今要把他们作为恶逆之人予以赦免,恐怕反会招致他们的猜疑,并不是令他们安心的办法。”

    他另一个亲信王宏不以为意道“司徒大人不如将西凉军全部遣散,反正杀死董卓后,也就没了必要跟关东豪强对抗,长安只留下我等的亲信即可,不然天晓得哪日西凉兵又反了起来。”

    王允思量了许久重重的点了头。

    这时下属禀告说凉州人胡文才、杨整修求见。

    王允吕布等人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吕布沉声道“这两人在西凉人中颇有威望,可能是西凉军李傕樊稠等残部的说客。”

    王允想了想还是决定接见他们,看看两人有什么说辞。

    胡文才、杨整修小心地观察王允的表情,但王允一副高傲轻蔑的神情一动不动坐在上首仿佛根本没有见到两人的说辞。

    胡文才、杨整修强忍住怒气,谦卑地对王允吕布等人行礼,并说了他们代表西凉军请求归降的意图。

    胡文才恭声道“只要司徒大人一道诏书赦令,驻扎在关西一带的西凉军,就立即归顺司徒大人,唯大人马首是瞻。”

    王允冷哼了一声,他恼怒已经是丧家之犬似的西凉军一众小军阀,明明已是大势已去,却跟他讨价还价。

    于是王允冷冷道“一年之内,不能发布两次赦免令。这些潼关东面的鼠辈,想要干什么?你们去把他们叫来和老夫亲自说。”

    胡文才、杨整修忍住怒火与王允推诿,心里却怨恨王允的狂妄。

    先不说王允对错与否,即便李榷郭汜投降了,会是真的投降了?不见得吧,君不见安史之乱后,史思明等人暂时投降,然后再次反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