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的原因。

    北海之战青州黄巾军之所以战败,最后不得不投降袁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黄巾军当时缺少粮食,将士饥饿,精疲力竭。所以,黄巾军虽然投降了袁熙,但军中难免还是有人不服气,未能心悦诚服。

    如果青州军将士,不能心悦诚服地投降,有不服气的情绪,这对袁熙而言简直就是怀里揣着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青州黄巾军这种情绪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来,给袁熙集团造成损害。不然就像曹操/死后,青州黄巾立马暴动,曹丕压根压不住。

    所以,袁熙必须想法子消除,黄巾军这种不服气的情绪,从心理上摧毁黄巾军的抵抗意志,令黄巾军彻底降服。

    总之,袁熙在已经投降的黄巾军将士面前秀肌肉,并非只是为了耀武扬威,显示自己的傲慢,而是为了从心理上,彻底摧毁黄巾军的抵抗意志。

    自古征服人心,或坑蒙拐骗,或威逼利诱,如袁熙这般依靠“傲慢无礼”而征服人心的,确实少见。而这,也正是袁熙之所以能成为,晋朝开国皇帝的厉害和独到之处。

    收缴了黄巾军武装后,袁熙让管亥等人协助,将近两万的黄巾兵卒分成部曲,好安排管理。

    在郭嘉统筹下,徐晃所率领的两万青州兵,迅速分出了一万人,趁机屯驻于都昌、高密、朱虚等县。

    江东。

    “周大哥,来消息!”

    这时候,外面一个蓝衣青年快步的走进来,目光有些激动,看着周泰,道“昨天我们把信给驻兵在曲阿的孙策送了过去,孙策看来很紧张这个结拜兄弟,二话不说就出发了,今天响午应该就能到我们水寨。”

    “他带了多少兵马来啊?”周泰站起来,眉头一挑,问道。

    “没有带任何兵马,一个人独生前来的!”

    “一个人?”周泰看着蓝衣青年,双眸一瞪,谨慎的问道“公奕,你的探子看清楚了吗?”

    这个蓝衣青年便是蒋钦,字公奕。在历史上,他和周泰同为东吴十二虎臣,东吴十二虎臣说的不仅仅是武艺,还有带兵的本事。

    蒋钦武艺上也许比周泰差上一线,但是熟读兵书,论行兵打仗还在周泰之上。

    这几年他和周泰联合,才能在长江上称雄,统领数百水贼,曾经几千兵马来围剿他们都大败而回,两人皆然出身于九江,所以以九闻名于长江两地。

    “看清楚了,就一个人!”

    蓝衣青年肯定的点点头“他刚刚返回江东,手下都是骑兵,没有船,他去了江乘县的渡头,是我手下的人的开船带着他先去了长江,而且还在长江之上绕了几个圈,后面绝对没有人跟着,一人一枪,胆气非凡。”

    周瑜一听,心中有一丝的感动。孙策愿意独身入贼窝,前来来救他,是负很大的风险的。

    “好!好!好一个孙策,虎父无犬子,有乃父之霸气,既然敢独身而来,我倒想会一会他。”周泰神情上闪过一丝的神采,赫赫战意浮现。

    像周泰和蒋钦这种做惯的水贼,在长江之上自由自在的野性之辈,如果没有点绝世武力震慑,是无法收复的。

    出身绿林的人,皆然崇尚武力,没有武力的震慑,周瑜就算说破天也未必能让他们归降。

    孙策既然来了,周瑜心中便有收复两人的计划了。

    孙策依靠自身武力,就可以收服高武力武将,而袁熙只能借助许褚等人,来进行压服并配合谋略权术,而孙策的方式更加纯粹一些。

    青州。

    北海南面城门大开。孔融带着一众下属来到城门迎接袁熙进城。

    袁熙留下徐晃、张郃主持营中军务,带上郭嘉、顾雍,许褚,还有赵云等人进城。随行的还有大儒郑玄。

    孔融等人看着,俊美雅致又不失英气的袁熙,皆感叹其一表人才。而许褚和一众虎卫,更是让孔融等人,体会到袁熙军的实力。

    袁熙少不得与孔融等人见礼,又引荐了郑玄,然后在孔融邀请下来到太守府。

    孔融袁熙两人做主席,双方文武依左右坐下,郑玄推辞了孔融邀请做了左下首。

    双方首先互相引见,在众人寒暄中,仆从端上酒食。

    袁熙看着颇有儒雅之风的孔融,心道还真不好将他怎么样,只能逐步架空了,于是说道,“孔北海,听闻管幼安、邴根矩两位先生也在北海,何不请出一聚?”

    孔融有些为难,苦笑道,“两位先生皆是高人雅士,一般酒宴不一定叫得动。”

    郭嘉看着郑玄笑了笑“不妨,只要说郑大师在,他们必定欣然前来。”

    孔融一拍脑袋,说道,“我怎么忘了郑大师了,他们也钦慕郑先生,必定会来讨教。”

    袁熙其实也是提一提,对于管宁、邴原两人,都是那种脾气很臭的所谓高士,虽然德行好,在经义上的才学高,但都是严谨礼法的儒生。管宁一生都不就征辟,邴原如果能征辟,不失为个不错的文官。

    相对于管宁、邴原,袁熙更在意的是席间的太史慈、王修两人,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