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我不是针对谁,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四更)

    马剑一脸懵比,他可不懂什么技术。

    在调到无线电厂之前,马剑是国棉厂的食堂师傅。

    说上来,跟何雨柱也算是同行了。

    马剑虽然不懂技术,但是他擅长察言观色。

    看到何雨柱的眼神,马剑就知道何雨柱对京城牌收音机是非常不满意的。

    而且按何雨柱的说法,这京城牌收音机根本无符合上市销售的要求。

    “厂长,您的意思是?”

    马剑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马剑觉得何雨柱这是要给他们来一个下马威。

    何雨柱要知道马剑心中所想,他大概会一脚把马剑踹飞出办公室。

    马剑真心想多了。

    何雨柱现在想的是如何扭“五七七”转无线电厂濒临倒闭的局面。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产品升级。

    重新塑造京城牌收音机的品牌形象。

    如何重塑的呢?

    那就必须要做出一款真正有产品力的收音机来。

    要一炮打响的那种产品,彻底的扭转世人对京城牌收音机的印象。

    何雨柱这是用后世的商业逻辑去改造这个时代的无线电厂。

    至于能不能成功。

    何雨柱也不敢确定。

    毕竟无线电厂这帮管理层在何雨柱看来都是酒囊饭袋,全是混日子的。

    “老马,你把厂里的总工找来。”

    “还有各个车间的主任和七级以上的电工。”

    “全部给我叫来。”

    “半个小时后,在会议室开会。”

    何雨柱下了来到国营京城无线电厂的第一个命令。“是,厂长。”马剑不敢忤逆在气头上的何雨柱,点了点头。

    然后出厂长办公室,叫人去了。

    马剑离开之后。

    何雨柱把办公桌上的零件又重新组装成了收音机。

    打开收音机的按钮,一切正常。

    何雨柱松了一口气,至少收音机的零部件质量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设计上。

    如果零部件都有问题。

    就真麻烦了。

    那说明厂里的机器精度不够或者就是设备太落后。

    生产再生式收音机这种简单结构的收音机还可以。

    要生产难度稍高的三灯或者五灯式的收音机的话,良品率就很低。

    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何雨柱发现自己确实还是少一个秘书。

    平时在杂志社的话,刘岚就是秘书这个角色。

    端茶倒水,动作麻利。

    少了刘岚,这何雨柱还真有点不习惯。

    厂长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大书柜,应该是前任厂长留下的。

    四下无人,索性也没事。

    何雨柱打开了书柜,书柜里全是有关电子的书籍。

    还有很多《无线电》杂志。

    《无线电》虽然和科幻世界《飞》没法比,但是在业内已经是唯一的杂志了。

    无线电厂的工人基本上人手一本,每期都会有人订。

    随便拿出一本《无线电》,何雨柱还没有看过这方面的杂志,还是有些好奇的。

    翻了几页。

    何雨柱差点吐血。

    这所谓的《无线电》杂志上,没有任何外国无线电相关的新闻或者报道。

    全是国内的。

    而且大部分的文字跟无线电真没有什么关系。

    全是在喊口号。

    比如“普及广播事业的目标是人人都能听广播”。

    这意思就是人人都有功夫练呗。

    “从全国范围来看,无疑应该把制造普及式的收音机列为首要任务,制造收音机的无线电厂应该把最大的精力放在改进普及式收音机上。”“生产大量适合广大人民需要的,物美价廉的广播接收工具是无线电工厂的光荣任务……”

    看了几页之后,何雨柱是真看不下去了。

    通篇都是口号。

    真正的内容和知识少之又少。

    “这杂志是TM谁办的?”

    “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这纸用来擦pigu,我都嫌硬!”

    何雨柱把《无线电》这破杂志扔在一边。

    “有机会一定要让轧钢厂杂志社出一本新的无线电相关的杂志.”何雨柱心中想到。

    这也是之前为什么何雨柱首先就要创办科幻世界《飞》杂志的原因。

    要让华夏年轻的孩子们接触到真正好的东西。

    国营京城无线电厂之所以现在这么烂,濒临倒闭。

    何雨柱觉得跟厂长都喜欢喊口号这种杂志,应该脱不开干系。

    半个小时后,国营京城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四合院:签到99天,回到大院就是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叫说书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叫说书人并收藏四合院:签到99天,回到大院就是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