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为天子,当敬鬼神而远之。”

    这话说得极是大声,竟将整个朝堂的所有声音都压了下去。

    赵祯看着包拯那一脸严肃之色,下意识咽了下口水,当年被包拯喷了一个时辰的恐惧重新涌上心头。

    他讪笑道“我只是问问,就问问。”

    “呵呵,话不是这么说的。”庞太师在突然出声说道“若是妖僧,那自当乱棍打出京城。可那修行有成的小道人,是有真本事的。特别是一手医人性命的本事,当真是天下无双,包希仁,你说是与不是?”

    赵祯看着包拯,脸上充满期待之色。

    庞太师笑得很开心。

    包拯在他看来,确实难缠,清正公明。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话他问出来了,包拯就得答。

    果然,包拯微微叹气道“确实,陆小郎一身道术端是神异,最让人惊讶的,莫过于他栽种的东西,皆有活人性命的神效。”

    话说完后,包拯很是怅然。

    若是假术妖道,包拯不怕,假的就是假的,即使装得再好,即使再受官家宠信,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

    可问题是陆森是真有神通,这就麻烦了。

    先皇宠信道人,天下苍生皆问鬼神,大兴土本,建庙起寺,把先皇前半生的功绩累积,硬生生地败光了,就只用几年的时间。

    现在这陆小郎一出世,偏偏官家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好,估计也会走上先皇的老路。

    唉!

    这朝堂中,只有十几人与包拯有同样的担忧。

    其它人都极是兴奋地看着包拯,希望他讲更多关于那个小道的事情。

    毕竟市井上都已经在传了,只是传闻哪有包拯说的话来得可信。

    赵祯觉得心痒痒的,又继续问道“包爱卿,你与那小道人,可算熟识?”

    “算,他有救吾儿之恩。”包拯的脊梁再次弯下一点点。

    “那可再说说那小道人的神异之处。”

    包拯猛地抬头,肃穆说道“官家,微臣再次建言,敬鬼神而远之。”

    “包希仁,你这话就不妥了。”庞太师在一旁,捊着白须笑眯眯地说道“你家爱子重病,你便与那小道人交好,求得神药。官家也是有子裔的,且身体不太好,宫中的皇子皇女病了,没有寻医救治之权?”

    这话算是阳谋,且杀人诛心。

    包拯身体抖了下,脸色暗了下来,退回人群中。

    他对自己和道德水平要求很高,既然自己都去求了药,为什么官家不能求?

    小皇子身体确实病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赵祯感激地看了眼庞太师,随后说道“包爱卿也是为了劝诫我,不必介怀。包爱卿,你能再说说那个小道人的神异之处吗?”

    包拯微微摇头“子不语!”

    就三个字,众人就明白了包拯的意思。

    赵祯心里痒痒的,他越发感觉到好奇。

    此时庞太师又说道“要说最熟悉陆小道人的,莫过于国舅和汝南郡王了,官家真想听,可找他们两人问问。”

    对于这两人,赵祯就没有任何畏惧感了,毕竟都是自家人。

    他笑道“要不国舅来说吧。”

    曹佾只得出列,他本想让汝南郡王先上的,结果官家却点了自己的名。

    稍稍斟酌语言,曹佾便把陆森的‘神通’之处,娓娓道来。

    从外人不得进的栅栏院子,到能治病的果子,再到解百毒,医万病的玉峰浆,自己奏乐的机关,再有那仿佛仙境一般的林中花园,说得真是精神之极,栩栩如生,朝堂众人听得仿佛身临其境。

    当然,他瞒下了木甲的事情。

    说罢,曹佾赞叹地说道“陆小郎展现出来的神异,暂时就是这些了,具体还有没有其它,微臣便不清楚。”

    “够了够了,足以证明他是有大神通之人了。”赵祯听得满脸神往,恨不得现在就去那座矮山上,与陆小郎谈仙论道。

    狄青摸了下自己的脸,说道“也就是说,那个桃子是能用来救人的,然后被我吃了,把我脸上的刺字给消掉了?”

    听到狄青出声,赵祯双眼一亮,问道“狄爱卿,你家中爱子不是提了篮果子回来?可还有剩余?”

    狄青愣了下,随后露出肉痛之色“昨晚微臣与部将吃酒,不知那些仙果珍贵,全分了……”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赵祯听得心里极是懊恼。

    朝臣们也是一阵哀叹。

    此时赵祯想了想,问道“要不,我们可招那位小道人来宫中听封,可好?”

    这话一出,朝堂立刻就吵闹起来了。

    像是菜市场一般。

    随后到了下午,随着朝臣们下朝回家,关于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像是海啸一般,转眼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之前只是市井传闻,绝大多数人,都是将信将疑的。

    但现在有包拯为陆森背书,可信度直接提升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这个北宋有点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翔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翔炎并收藏这个北宋有点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