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需要与建州女真接壤,那么让日本参与到围剿之中就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至于让顺和君和临海君去担任江原道、咸镜道的半独立君主,完全是秀家想出来的主意,毕竟怎么着都收了人家的老婆,还反过来了人家的岳父,要照顾着一点女婿嘛。

    况且经过这2年的管理,秀家早就在两道扶持起了新的一套统治班子,里面既有提拔的朝鲜百姓,也有顺从的朝鲜旧贵族,更有改姓的日本武士,两位大君到了两道,只要垂拱而治即可。

    到了那个时候两道名义上是朝鲜的主权领土,但是实际的治理理念却与朝鲜格格不入,依旧是由日本这里遥控。

    听到日本这边的条件之后,徐一贯不敢自专,表示需要上报万历皇帝决定。至于朝鲜那边,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一条也不答应的。

    与徐一贯要回去询问万历一样的是,日本这边也需要去和秀吉商议。

    秀吉一开始并不理解这里面的意思,前野长康代为解释的。

    以秀吉的脑子很快就想出来这一定不是秀次能想出来的议和条件,秀次这将这份功劳都让给了加藤清正、锅岛直茂和丰臣秀贞三人。

    秀吉想了片刻之后对条件进行了修改,首先将第7条删去,他表示自己不需要大明皇帝的册封,自己就是日本的关白,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自己的权利来自天授!

    随后他又表示第五条和第八条也要修改,咸镜道和江原道可以由两位大君名义的代为统治,但是下面的官吏必须是由日本人担任,而庆尚道必须割让给日本。

    而在北京这边,万历皇帝看都这份条件之后很惊喜的挑了挑眉,他能从这份条件背后看到拟出人的政治智慧。

    特别是最第七条请封秀吉为日本国王这条让他非常满意,要知道这一世的万历可是知道在日本丰臣秀吉的上面还有一个名义上的天皇的。

    在万历看来,这第七个条件就是秀吉想要取代天皇,并且自降皇号,在加上前面请求勘合贸易的条件连起来看就是向大明臣服的表现。

    之所以没有明确说什么向大明臣服,或者表示什么兄弟之国之类的话,不过是秀吉碍于面子没写罢了。

    他惊奇向前来通报的谢用梓问道“这是那个日本国君丰臣秀吉的条件?”

    谢用梓答复道“是倭方征朝总大将丰臣秀次亲自拟定的条件。”

    听到这个答复,万历皇帝说道“未曾想到,这个丰臣秀次还有这般智慧,只是不知道这个条件是否得到了对面丰臣秀吉的准许?”

    谢用梓和徐一贯此前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本来就是日方提出的条件,必然是得到过秀吉的准许的,居然直接硬着头皮承认了这个事实。

    其实对于大明来说,咸镜道和江原道是不是要让朝鲜国王册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世袭罔替根本不在意,只要名义上朝鲜国保存领土完整让天朝有面子就行了。

    至于是否需要日本兵帮助攻打努尔哈赤的建议,万历特意询问了石星的意见。

    石星表示,如今在蓟辽待命的精锐足有10万人,听闻那努尔哈赤所有的兵力只有3万余人,大明天兵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便能扫平建州。

    但是他也表示,若是有一只部队可以从鸭绿江南部奇袭建州,或许可以起到奇效。

    如今朝鲜八道疲敝,朝鲜兵孱弱不足以用,倭兵在此前的战斗中证明确实有一战之力。

    毕竟他们可以直接杀到努尔哈赤本城,取得这些证据后还能全身而退,足以看出他们并不弱于女真兵。

    石星表示可以让倭兵出兵建州,但是规模要进行控制,并且他表示支付给倭寇的备寇银不能超过2万两。

    对于石星的建议万历皇帝仔细思考之后稍稍做了修改。

    他在让内阁回复徐一贯的奏折中表示,大明可以接收两位王子立国两道,但是庆尚道必须自议和之后便归还朝鲜。

    大明同意日方参与道对努尔哈赤的战斗之中,在此期间,大明可以保证日方在参与对努尔哈赤战争中过境庆尚道、江原道和咸镜道的权利,但是也表示此次出兵建州的倭兵不宜超过2万之数。

    万历皇帝表示最多给予日方2万两备寇银(不是分年的),但是可以允许日方将建州获得的战利品带回等等。

    至于朝鲜国王是否愿意下嫁县主这个事儿,大明只能从中调和,大明不能做主。至于其他的条件,大明都可以接收。

    毫无疑问,不论是相比历史上还是这一世,秀家专呈给丰臣秀次提出的议和条件是明日双方最接近的一份条件。

    只是很可惜的是,距离万历和秀吉的底线依旧有一段距离,这时候就要看谁愿意让步了。

章节目录

备前宰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日月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日月合明并收藏备前宰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