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亲爱的小伙伴们辛苦看完,在你们的不懈支持下《湮灭太阳系》的故事终于讲完了!这是一个在我脑子里转了很久的故事,当我抱起键盘时才知道,脑子里有个故事和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完全是两回事。

    是广大的小伙伴、塔读团队、编辑给了我坚持到完结的信心和毅力,能够在七个多月里不断更完结,都是你们的功劳。扪心自问,我自知这本书的质量难算上乘。但对于我来说却意义非凡,我似乎看到了通往星辰大海的路。

    每天五六千字的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虽然热爱可抵时间漫长,但懒惰才是人性本色。中途我也有几次萌发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塔读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每当此危难之际,总会有小伙伴和编辑站出来鼓励和鞭策我,没有你们,按照我这尿性是难以坚持到现在的。

    下边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本书背后的故事和一些小彩蛋吧!

    身份证-

    这本书是在今年儿童节的时候签约上线的,但是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写了。当初出于浓烈的表达欲,断断续续写了好久。写这本书的初衷简单得有点假——我心里有个故事,我怕不写下来就忘了,于是就开始写!

    真正意义上的单机了几十万字之后,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写下去了,我必须在追梦和现实之间做出选择,毕竟我也要吃饭。后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啦,各大小网站纷纷向我送出了拒签的邮件……其实这事儿真不能怪人家没有识珠的慧眼,确实怪我自己的初稿太过粗糙。

    因为最开始是闷头自己写,所以这本书整体上来讲,有着很强烈的表达欲,但是在写作技巧上来看,实际上是很笨拙的。

    不过我非常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科幻观和我高度一致的编辑,整个故事的前半截若不是编辑悉心指导,恐怕会比现在读上去更加不着边际。

    当初这本书在其他网站签不了,那是正常操作。能在塔读签下并且拿到一份还算不错的稿酬,确实是因为编辑和塔读都花了很大的工夫,在这本书上动了不少刀斧才有了如今的模样,而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很多。

    举个例子吧,我这书在一百来章的时候就把刘超文要在地球和月球建设对撞机的事儿明明白白地写出来了,就是要针对晨昏线文明的舰队,然后端侵略者老家。

    编辑大惊失色曰:

    “你这样搞,那读者还读个求啊!你啥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后边一百多章人家不读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你四不四洒!”

    我也大惊失色:

    “这特么幸好没生在革命斗争年代,要不然我一准是个叛徒!啥都交代!”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后边的故事,才有了我弯弯绕绕地“骗”你们的曲折剧情。

    不仅是编辑,读者小伙伴们也为我写完这本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当有小伙伴读出我弯弯绕绕想表达的意思并留下段评时,我都会对着屏幕挥拳庆贺。当小伙伴们找到剧情中的bug时,我都会小心地在后边给圆回去。所以,对于新手来说,塔读真的是个充满善意的地方。

    众所周知,我是大刘的脑残粉。故事里也有很多对大刘致敬的桥段,实际上刘超文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对大刘的致敬。

    刘自不必多说了,超(cho)取的是慈(ci)的谐音。文,本来想取“欣”的偏旁,但是“斤”和“欠”听上去都不是正经名字用的字,就取了“文”这个和“欠”长得比较像的。现在读刘超文的名字是不是更有内味儿了

    结果我给刘超文写死了,不知道大刘知道了会不会骂我……

    另外,很多小伙伴一开始读肯定都以为刘超文是主角。这里首先要怪我,写作技巧粗糙,这个角色在前期处理的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突然消失过一段时间,这些都是我不可辩驳的写作技巧烂的佐证。

    不过,虽然我写作技巧烂,但是故事肯定是构思好了再动笔的,这是一个码字人最基本的态度问题。我自知能力有欠水准,但态度一定要端正。在我的故事构架里,天才和主角都不是刘超文。本故事开篇第一章,章节名“天才”,正文前两个字“周成”。

    天才周成,是我在一开始就埋下的伏笔和彩蛋,而整个故事来看,我周大教授才是六分仪丁仪那种,绝对意义的敢于忤逆神明的超级天才,每次都是他救下了人类。

    不过实际成书实际效果嘛,还请大家原谅了,点子不错,没写出那个味道,多给我一点成长的空间,下本书我争取做到更好。

    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你别催,走远的仍要追。

    首发-:-塔

    《湮灭太阳系》的故事到这里必须结束了,整个大纲和框架都写完了。也有小伙伴善意地提醒过我,新书生死难测,何不趁现在人气尚可,给他续上百余章,再吃一吃红利。

    诚然,写书嘛、挣钱、不寒碜。读到最后一章的小伙伴也能看得出,我要再给他续一续,不是啥难事儿,星辰大海的故事哪能有讲完的时候,无非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湮灭太阳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天之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之佼并收藏湮灭太阳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