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您为何在此时就回来了,还只带了这么点兵马?莫不是发生了甚么大事?”

    杨同来到陆风面前,一脸疑惑地问道。

    “前番大军遭遇明阳军埋伏,本将一着不慎,致使我军惨败,本将只得率领这些人突围出来,退回到兴丰城。”

    “明阳军?莫不是那个明阳卫所?!”

    “正是彼辈。本将无论如何都没料到这明阳军如此胆大包天,在此时就掺和于三帝战事,形同叛逆。

    本将这便要修书一封,将此等行径上报陛下知晓,也好让天下人知道明阳军的真实面目!”

    说话间,杨同便引着陆风和一众泰安军残部来到军营。

    “军营里怎么如此空荡,你麾下将士呢?”

    陆风发现营中一个兵士都无,哪里还有军营的样子。

    “启禀大将军,这两日我部无有其他任务,末将便安排好了四方城门轮番值勤的士卒,其余人等便叫他们四散于城中了。

    毕竟城中房屋甚多,能比军营里睡得舒服些。就连末将,这两日也是睡在县衙之中。”

    “带兵怎能如此懈怠,当以严法治军才是。这次便不怪罪于你了。来人,传令将士,各自找营帐歇息去吧。

    对了,子和,你且让你部安排些热饭食来。”

    “喏。”

    杨同抱拳应了一声,便带着自己麾下的士卒走出军营,似是去准备饭食了。

    而闻得将令的两千骑兵纷纷下马,就要各自去营帐休息。这时,军营四周响起一阵喊杀声。

    “怎会有喊杀声,发生了何事?”

    陆风在最里面,根本看不清楚外面的情况。

    他现在已经被搞得快崩溃了,动不动就有突发状况,一惊一乍,连最基本的判断能力都快没有了,只知道问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哪里还有大将军的样子。

    “启禀大将军,军营外出现数千人马,已将我部团团包围。”

    “嗖——”

    还不等陆风彻底反应过来,便有无数大弩机的弩矢以及弓箭射来,正挤在一起的两千骑兵还来不及上马奔袭,便被当场射杀。

    连日的疲惫让这些骑兵已经再无像样的战力,突如其来的敌袭更是迅速击溃了他们的心理防线。他们不再选择拔刀反击,而是四散奔逃。

    每个人只顾着推开昔日的生死袍泽,以求自己活命。这一场仗刚开始打,他们便自己溃败了。

    人踩人、马踩人的惨剧接连上演,所有幸存的泰安军皆是红着双眼,一脸疯狂,挣扎着往军营外跑去。

    却被连哪里冒出来都不知道的敌军堵了回来,或是死在弩阵之下,或是被长枪捅穿了胸膛,不甘地倒在地上,最终被踩成肉泥。

    小半个时辰后,这场一边倒的屠杀结束了,军营里铺满了数不尽的尸体,以及血肉与泥土的混合物。

    可能这些禁军自入伍起,就从来没想过有一日竟然会以如此耻辱的方式战死。但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连拔刀的勇气都没了,也怨不得他人。

    此时天已完全黑了,无数的火把点起,却也照得亮如白昼。

    只剩陆风带着副将和公输亮以及十余亲兵得以幸免。他知道,这是敌军特意将其留下来的,要不然早就被射杀了。

    自前番的大败开始,他陆某人就已经不相信运气这种东西了。老天总不能逮着他一个人坑吧,定是有哪个腌臜在暗地里害他。

    “尔等主将何人?可敢出来答话?”

    陆风深吸一口气,强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怒吼道。

    “明阳太守府郡兵校尉赵治,见过陆大将军。”

    也许是回光返照,此时的陆风头脑尤为的清醒。

    联系到明阳军的突袭以及他们的有恃无恐,再结合现下赵治的出现,以及杨同不见的人影,还有那莫名其妙的屠城。

    那么多巧合与线索串联在一起,他算是明白了,从一开始他就被安排上了,一切的一切。

    背后都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早就将其编织好了,就等着他傻傻地钻入其中。

    意料之外的成功,它将三万大军尽数一网打尽。

    “好谋划!好计策!真是将陆某耍得团团转,死到临头犹不自知啊!可叹本将一世英名,尽数败在你这黄口小儿的手中。

    赵熙直生了个好儿子啊。某之子嗣若有贤侄的一半本事,我死也瞑目了。”

    “大将军认得家父?”

    “昔日在京中,有过几面之缘,只是说不上有多熟捻罢了。”

    “那小子倒真要叫大将军一声叔父了。”

    “将死之人,可万万受之不起的。只是某家还有一事相求。”

    “大将军但说无妨。”

    “想来你也知晓某是齐国宗室,且深受先帝信任,故某曾意外知晓了些许皇室隐秘,对尔等、对明武朝廷会有些帮助。故某想与你做个交易。”

    “大将军想求得一条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陛下,该上路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予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予暮并收藏陛下,该上路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