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日想认不出大理军主将来都难,看见其想突围,当即策马便杀了过来。

    历闵见罢,只得被迫迎了上去

    交战片刻后,只听见一个声音从大理军后部传来

    “休走了历闵”

    喊话之人正是凌平

    打定主意之后,周武与凌平率领一千五百名骑兵当即便出城赶来,朝着喊杀声的方向赶来。

    果然看到了在于大理军交战了的吴军

    凌平边喊边往二人交战这里赶

    历闵看到凌平也杀到了,当即便慌了,卖了一个破绽赶紧拔马便跑。

    程日怎么可能会放任其离开,紧追不舍,凌平渐渐的勒住马蹄,张弓搭箭

    “搜”的一声,直接将历闵给射下马来,程日当即用枪抵在其喉咙上,对一旁的吴军道

    “绑了”

    接着二将便去杀散大理军,有不少大理军见主将都被绑了,还打什么,本来就慌乱的大军更加的慌乱。

    各跑各的,谁也不管谁,保住小命最要紧。

    跑的慢的便被吴军杀了,跑的快的,兴许还能留着一条小命。

    跑了的士兵以为就能跑了吗?

    正前方的两千吴军早就等了多时了

    被程日派出去佯攻峰州的两千吴军,故意采用了放走了出城的传信兵,让其通报消息。

    约摸着时间差不多,佯攻的部队便退了下来,等候即将被伏击逃跑的大理军。

    果然被猜了个正着,刚刚逃出来的大理军怎么可能是全盛的吴军的对手。

    紧接着又是遭到一阵厮杀,逃出来的基本全军覆没。

    伏击战直接打了整整的多半日,天色渐渐暗下来之时,才将大理军杀的干干净净。

    两万多人部队,被六千人打了伏击,而且输的一塌糊涂,只有少数百余人跑了出去,其余者全部被吴军杀了个干净。

    得知再次被吴军大败的大理国主顿时没了脾气了,五万大军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自己还拿什么去跟吴国掰手腕。

    再打下去,只怕自己的命都要没了,如今只能是向吴国称臣,愿做大吴的藩属国。

    可是杀红眼的吴军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些蛮夷之辈,杀我谅州数千将士与百姓,周武能放过他们吗?就算周武放过他们吴军士兵能放过他们吗?

    当然是不能,大败大理军之后,周武整军一日后,次日便向着峰州杀来。

    大理国主见求和称臣无望,一咬牙,当即把剩余的所有兵力投入了交,峰二州用于防守吴军,此二州为自己最后的屏障,只要此二州在,吴军便杀不过来,自己也就还有保命的资本。

    周武见如此模样,便不想再攻城池

    交,峰二州位于西道江南部,中间隔江相望,要想攻下此二州,必须得渡过西道江在与其决战。

    可是大理王他又不是傻子,此二州是他最后活命的本钱,他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吴军渡江南下呢?

    大量的军队分列于江边,只要吴军一渡江,瞬间便会变成大理军的活靶子。

    为了这区区边远四州,平白损耗将士的性命也不值,三将商议过后,意见一致,当即便派遣使者去向大理王交谈。

    大理王仍旧表示愿意臣服于大吴国,从今往后作为大吴国的藩属国,每年为大吴供奉银两,只不过自己仍旧称王。

    半月后,远在中京城的李思明也收到了大理王与周武的消息。

    中书令于兼首先便跳了出来说道

    “臣认为此举可行,南部四州路途遥远,且多为贫瘠,交给大理也不可过。

    强攻的话,我大吴必将损失数万将士,为了贫瘠的四州之地徒损我大军,实在是下下策。

    我大吴每年在那里的将士便消耗了大量的粮饷,如今大理又每年向我们朝贡,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听完于兼的分析,李思明也点点说道

    “是啊,那四州对我大吴也无益,每年能得到大理的朝贡那也是美事一桩,既然众位爱卿与前线将士心愿一致,那正好给大理做个顺水人情。”

    吴帝李思明当即便传下圣旨

    封大理国主为大理王

    西道江以南四州交由其统辖

    灌州的大理王得到吴帝的首肯后,当即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吴军跟他死磕到底。

    几日后,周武的军队便撤走。

    自此,交,峰二州以南四州为大理国土,以每年为吴国朝贡,并为吴国藩属国而得以幸存了下来。

    而被俘虏的破吴侯便惨了

    被一路押送回京城之后,李思明更是戏谑的笑着说道“破吴,好胆量,朕便看着你大理如何破吴。”

    这次李思明尽显王者风范,不仅没有责怪历闵,而且还把他放了。

    至于后来怎么样,便不得而知啦!

    得胜还朝的周武等将也终于从上次西粥大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李思明当然也免不了对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晋宏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林中一老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中一老朽并收藏大晋宏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