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只得将军入城,焉得许多兵马?”

    魏营司对上喝道:“将军入城,将以战也。尔等妄阻,必误王事!速速开城!”

    城上那人回道:“吾等但知保境安民,不闻战事。王但有命,不敢违,惟不敢令外卒入城,恐害一城百姓!”

    魏营司问道:“尔乃何人?”

    那人道:“吾乃顿丘左营司!”

    魏营司道:“可请令、尉上城答话!”

    左营司道:“令、尉以城应会吾等,彼皆不愿见汝!”

    魏营司道:“有王节在,不出者,以逆论!”

    左营司道:“顿丘之民,不闻王命久矣,焉知真伪!”

    魏营司道:“顿丘令何在?速来接令!”

    却听城上一声令下,又有箭射下来。

    芒申大喝道:“顿丘叛魏,当攻之!有擒逆臣来降免,相拒者,屠!”

    魏营司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步田地,慌忙阻止道:“其中必有内情,愿将军宽恕。臣回报新垣将军,必有其道。慎勿急攻也。”

    芒申怒气不息,道:“汝遣使报将军,余众且往朝歌!秦军旦夕将至,非朝歌无以自保也。”带着自己的部队,掉头往朝歌方向而去。魏、韩两营司无奈,也只得下令各自部队跟着往朝歌而去。

    秦军所在的荡阴在朝歌正北大约五十里,顿丘则在朝歌东北方向大约五十里。顿丘的“丘”字,代表这里是一处山地。在黄河岸边,有一处山地十分可贵,在黄河泛溢时,它能将汹涌的洪水挡在自己脚下;而在河水退去时,又有肥沃的冲积土可供耕种。现在是冬春交际之时,黄河还在枯水期,这种优势还不是很明显;如果再过几十天,山下一片汪洋时,你就会发现,有个山丘居住多么幸运!

    顿丘就在这片丘陵山地的东边的山脚下。在它的西边,两山雄峙,中间有一道山坳。这片丘陵迤逦而北,高低起伏,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把河内的这块平原分成两部分。如果楚军占领这里,可以隐蔽地前出到荡阴的后方,甚至直指黄城、新中。

    芒申带着部队直出山坳,向西南方朝歌方向前进。在顿丘以南数里安营的魏、韩两营,则直接绕过山地,与楚军汇合。魏、韩两军均派出军使,前往汲城和朝歌报告。

    韩军已经进驻朝歌,但公子纠还在汲城。韩军营司仗着自己熟络的人脉关系,与朝歌城内的守将取得联系,芒申被允许停留在朝歌城东约二十里的一处山岗附近。由于担心遭到秦军袭击,芒申他们的行军速度很快,刚刚午后就到达了指定区域。芒申看了看这里的地形,还比较满意。周围视野开阔,中骨的山岗虽然不高,但也足资坚守。山岗周围有数个邑里,可以屯兵。

    芒申指派好营地和哨位,天色尚早。他命士卒休息,自己带着一群随从到四面查看地形。北边,一座座山岗起伏不定,西边是雄伟的朝歌城,东边则可以望见奔腾的黄河,淇水从朝歌流出,向南注入黄河。韩军在朝歌内外,沿淇水两岸,安营扎寨。前锋大约前出朝歌约十里许。

    他派人回去,催促楚军迅速北上,与自己汇合。同时派出哨探,向顿丘方向探查,是否有秦军来袭。指令下达后,他坐在山顶一块石头上,沉默地思考着,直到夕阳西下。

    由于太行山巨大的山影,天暗得特别快。芒申回到营中,营中已经飘起粟粥的香气。

    楚人多食稻米,偶尔喝一喝粟粥。现在每天以粟粥为食,不少人胃肠有反应,腹胀、腹泻时有发生。芒申长期在大梁生活,对稻和粟并无偏爱。陪春申君入质咸阳,以粟粥为常;回到陈后,又饭稻羹鱼多年,适应性很强,这几天连喝几顿粟粥,倒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想着,如果能有几条鱼干吃就好了。

    夜里,新垣衍派了使者驾车过来,是一名魏室宗亲,与顿丘令尉有亲缘关系。新垣衍希望能凭着这层关系,叫开顿丘的城门。

章节目录

长平长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楚秦一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秦一鹤并收藏长平长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