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

    看着陷入沉思的王通与张莹,朱祁镇又轻轻摇了摇头:

    “除了应神天皇.或者说倭岛的态度之外,东晋方面在这件事上也有很多内部博弈。”

    “比如派往倭国的人选,《永乐大典》中摘录的一册野史里记载,晋元帝最早选定的其实是王敦。”

    “但王敦那种智商的人物当然不会上这当,于是推来推去,便将目标锁定了一直嚷嚷着要去北伐汉赵的弘农公主。”

    “所以弘农公主和傅宣与其说是受封,不如说是政治博弈后的.流放。”

    说到这里。

    朱祁镇忍不住再叹了口气。

    晋这个朝代被称为魔法晋书目录可不是没有原因的,最为历史上极其魔幻的一段时期,东西两晋的朝廷自然也是一堆卧龙凤雏。

    譬如晋元帝司马睿,这大抵是华夏这几千年来最窝囊的开国皇帝之一了。

    他靠着琅邪王氏的支持而上位,但同样也因为琅邪王氏的独大而饱受压力,甚至被架空了权力。

    不过历史上的司马睿倒也尝试过反抗,比如说重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想要削弱王敦等等。

    而《永乐大典》记载的分封倭国,也同样是一次类似的尝试。

    根据翁同等人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司马睿在得知应神天皇请求后的第一人选,便是时任荆州牧的王敦,也就是架空他的对手。

    为此司马睿甚至私下让霓虹的使者修改了碟文,将倭国描述成了虽然社会不发达但美女繁多的极乐净土——王敦可是个LSP了,即便在历史上都很色的那种。

    奈何王敦一眼便看穿了司马睿的诡计,于是司马睿无奈之下只能先从boss换成了小怪,也就是弘农公主和傅宣这对夫妻。

    印象弘农公主与傅宣从归来后就天天闹着要北伐,怀帝活着的时候理由是营救怀帝,怀帝被毒杀之后就变成了要一雪国耻,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三天两头给司马睿上压力。

    而且与那些愤青不同的是,无论是弘农公主还是傅宣,这两人的身份都极具号召力,或者说极具正统性。

    偏偏司马睿还没办法正面拒绝这个诉求,一来二去弘农公主便也成了司马睿眼中的一根钉子。

    于是在司马睿和王敦的设计下,弘农公主与傅宣便入了局。

    “在习凿齿记载的资料中,司马睿给这对夫妇画了个大饼。”

    朱祁镇缓缓将手中的《永乐大典》放下,说道:

    “他表示倭国的岛民未开教化,身材短小,但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凶狠残暴。”

    “因此他希望弘农公主夫妇能去倭国驯化这些岛民,晋元帝则在中土蓄养国力,数年之后双方可以合力出兵,夹击覆灭汉赵。”

    “当然了,弘农公主未必就全然相信了这番说辞。”

    “但晋元帝此前关于北伐的推脱举动让弘农公主已经看清了他的态度,因此无论相信与否,前往倭国都是她唯一的选择了。”

    “至少在这件事上,弘农公主要比晋元帝更像一个男人——当时前往倭国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遑论抵达倭国后的那些条条道道儿了。”

    王通与张莹二人闻言,亦是沉沉叹了口气。

    他们想到了近代的华夏,当时面对日寇的侵略,某些人的做法与司马睿何异?

    不,甚至要比司马睿更差。

    毕竟当时的司马睿其实也是有不出兵北伐的理由的,那时候东晋兵力有限,国家又是初建,内部动荡不已。

    而匈奴汉赵在没有机动军事能力的情况下又很难越过长江,至少司马睿在位期间不会有太大的灭国风险。

    但华夏当年的局势却要比这严峻无数倍,民族存亡只在顷刻之间,属于真正可能亡国灭种的绝境。

    结果依旧有人选择了绥靖政策,高呼攘外必先安内,这可比司马睿脑瘫无数倍了

    可惜作为数字人的朱祁镇虽然有极强的算力支持,此时却也很难与二人做到共情,他依旧在做着后续的相关介绍:

    “弘农公主夫妇到了倭国后励精图治,在各个层面都做出了大手笔的改动,并且很快收到了不错的成效,岛中的威望也达到了峰值。”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出兵之际,王敦以诛杀刘隗的名义起兵攻入建康,谋夺司马氏政权,软禁了司马睿,司马睿最终在忧愤中病逝。”

    “即位的司马绍虽然平定了王敦之乱,但一年后的325年便早早逝世了,享年不过二十七岁。”

    “第三任的司马衍更惨,四岁即位,二十二岁驾崩,整个过程朝廷都被庾太后、王导与庾亮把持,出兵更是无从谈起。”

    “同时整个过程中汉赵也灭亡了,因此弘农公主夫妇便把精力彻底放到了倭岛的平叛上。”

    “华夏历史上所谓的倭王赞便是他们的后代,而那时候距离弘农公主夫妇入倭已经过去了近百年。”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倭岛倒也能称之为华夏的自古以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走进不科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新手钓鱼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手钓鱼人并收藏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