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自然是前半部分,也就是-环氧--十六碳炔的异常情况。(详见章)

    此前徐云在图书馆外与潘院士的聊天过程中,曾经不经意的提起过这个异常。

    潘院士因为光子纠缠的缘故这段时间正好在做d-vit结构模拟,所以回去后顺手做了个实验,没想到意外的发现这种碳炔的结构性质非常特殊。

    根据这种结构性质,实验室很有可能研发出一种结构稳定、具有良好导电性、且对碱金属原子具有良好储存能力的新型材料,这是同步辐射实验室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同时这种材料对于光子纠缠实验所需的经典信道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助力。

    因此徐云的这个发现,对于两个国家实验室来说都是意外之喜。

    阴差阳错之下,说句徐云和物理学院有课题合作,不存在任何问题。

    至于假的地方则是最后一句话

    徐云找上应物班的原因其实和课题组没啥关系,纯粹是因为他是应物班的助教。

    但这事儿属于徐云的内心想法,硬要套到物理学院的身上,哪怕是郑祖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看着不知从何反驳的郑祖,潘院士笑的很开心

    “郑秘书长,你说我们物院是不是有资格参上一股哇?”

    郑祖的嘴角嗫嚅了几下,最后只能无奈点点头。

    毕竟说到底,他也是科大体系内的一员,需要考虑一定的人情世故。

    潘院士和田良伟两人都是国家级院士,在科大中一个是常务副校长,另一个则是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这种规格之高,一般人还真不怎么见得着。

    “至于你说的小徐没钱嘛”

    潘院士又从文件包里取出了三份表格,甩到徐云面前

    “小徐,你看看这个,没问题就签了吧。”

    徐云接过一看,发现其上赫然写着《中科大物理学院创业扶持申请表》、《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创业扶持申请表》以及

    《创业扶持款项转债融资担保责任书》。

    前两者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根据十三五规划以及年科大公布的《自主产业孵化扶持条例及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款,科大所有学院可以针对性的对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无息贷款。

    贷款起步三万元,最高五十万,周期一到五年。

    同时如果经费用于初创企业的融投过程,便需要由相关负责人签名承担责任,也就是第三份文件。

    两份表格给徐云批下来的扶持基金各五十万,加起来将将一百万整。

    这部分资金算上徐云自身的技术入股,就算没有那也不会相差太多。

    随后徐云深吸一口气,翻开了《责任书》。

    果不其然,担保人一栏龙飞凤舞的写着两个名字

    潘建伟,田良伟。

    注

    还债-

    日常求月票,肝到现在

    没字那么正好,但也就差两三百。

    biu

    biu。biu

章节目录

走进不科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新手钓鱼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手钓鱼人并收藏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