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

    随着这阵细雨的落下。

    许多原本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的事件,都悄然的出现了拐点。

    这些事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其中有国家战略级别的计划,也有寻常人家的小生意,还有市井中平民的拌嘴小事。

    这阵细雨就像是一把扫帚一样。

    将社会中诸多的戾气垃圾通通给扫了个干净,也让无数人的人生轨迹默默的发生了变化。。

    而当这无数量变的拐点累加到一起时,某些质变自然也会随之发生。

    当然了。

    这种质变肉眼无法得见,  触摸也触摸不到,并且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会真正见到成效。

    上至当权者,下至普通百姓,顶多就是感觉到很多事情似乎变得比预期中顺利,仅此而已。

    因此身处幽闭空间中的徐云,自然也无法得知这些变化。

    他只能通过字面意思来猜测,这多半是个类似加持性的buff,  游戏里也算常见效果。

    但这個所谓的+1到底是啥效果他就不了解了。

    随后他将好奇暂时搁置到了一边,将注意力放回到了小球上。

    之前他已经开掉了四个小球。

    分别开出了时光相册,  一张没有任何解释的公式卡,一枚彩蛋以及一个buff。

    这些奖励虽然各有特色,价值也谈不上低。

    但似乎都不是类似吡虫啉配方的现实技术。

    不知道接下来的四个小球里,会不会出现其他一些黑科技?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伸出手,戳向了第五个泡泡。

    啵~

    片刻过后。

    徐云的面前再次飘来了一张纸片。

    他下意识的接过纸片。

    这张纸片的质地非常柔软,只有一片创可贴大小,上面的内容也非常简洁,只写着一个地标:

    经度:117.26132

    纬度:31.83843

    【提示:这是一个坐标,你猜猜会发现什么?】

    徐云顿时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的专业是理科,和地理没有任何交集,业余生活中也没怎么接触过经纬度的信息。

    但作为一位两辈子的科大人,他对于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印象的:

    最后那几位数先不管,  光看前面的五个数,这特么不就是科大校区吗?

    至于后三位数是哪儿就不好说了,但必然在科大校区内。

    科大校区内......那儿会有啥东西?

    总不会还有蟑螂吧?

    况且......

    要是女生宿舍该咋办?

    抱着这股有些微妙的心情,  徐云将纸片收好,  继续点开了第六个光球。

    啵~

    见到光球演化物的瞬间,  他的眉头立时微微一挑:

    第六个光球化成的依旧是一张小纸片,但这张的纸片他有些熟悉:

    当初刻有第五代吡虫啉配方的纸片,就是这种材质与规格。

    果不其然。

    当纸片落入手上后。

    徐云将其摊平于掌心,只见其上赫然写着一行字:

    【dNA存储技术: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科技,但同样需要花费亿点点精力研究,准备好了吗少年?】

    【评价:不要什么都往dNA里去刻啊魂淡,枫花恋的退隐前绝版视频除外。】

    “好家伙,dNA存储技术?”

    作为一名生物汪,徐云这辈子对于生物的尖端科技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目前的生物学尖端领域中。

    dNA存储技术一直都是个传播度不高、但公认很有前景的项目。

    这种技术的理论基础很简单:

    首先。

    目前的电脑数据,都是用0和1来保存的,也就是二进制。

    而生物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dNA的每一位都只有四种可能:

    AGCT。

    如果把碱基进行赋值,比如A+T  =  0,G  +C  =  1,那么就能把化学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因此一个dNA,就能看成一个二进制的数据存储材料。

    至于为什么要用dNA作为数据存储材料呢?

    原因同样很简单。

    现在地球每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5000年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信息总和(Source: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这也是大数据时代这个词的由来。

    按目前趋势估计。

    仅明年一年之内,就将产生48ZB  (1ZB  =  10^12  GB)的数据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走进不科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新手钓鱼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手钓鱼人并收藏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