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忠心中叹息一声,知道事情无可挽回,皇甫嵩仍然执迷不悟。今日对答若是不合他心意,估计就命丧当场了,于是阎忠哈哈大笑,“好,就依将军之言,我去说服叛军!”

    阎忠此话让皇甫嵩大吃一惊,一时不知道如何分说。阎忠却不再多言,径直走了出去,众士兵眼望皇甫嵩,皇甫嵩挥挥手,众人散开。

    ……

    “阎公至此,大事可成!”

    叛军营中一片喜气洋洋。

    之前叛军名不正言不顺,但是现在阎忠来了,凭借他在凉州的声望,终于能让众人归心了。

    叛军首领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北宫伯玉与李文侯,两人起兵后拥立边章与韩遂为帅。而边章与韩遂都只是州郡从事出身,阎忠就不同了,他本身就是凉州名士,在凉州士人中号召力很强,又做过一任县令,论身份自然比边章韩遂要更加贵重。

    北宫伯玉与李文侯喜气洋洋,频频举杯向阎忠敬酒。

    李文侯接着刚才北宫伯玉的话说道:“阎公此来,我们兵势大盛,来日一鼓作气打败官军,进京杀了狗宦官岂不快哉!哈哈!”

    “是啊,正所谓久旱逢甘露,阎公此来就莫走了,给我们做大统领,率领我们打官军!”

    北宫伯玉又说道,李文侯与边章都是轰然叫好,韩遂目光一闪,也跟着随声附和。

    “几位将军莫要戏弄老夫,老夫年事已高做不了此等大事。”阎忠笑呵呵的推却,“不过,有一人可担此任!”

    众人闻言皆是疑惑,这凉州本来士人就少,除了阎忠哪里还有名气更大的人。

    阎忠转向北宫伯玉问道:“伯玉将军,听说当初你起兵是为了响应黄巾军起义?为何起兵之后,不见你去前去联络?”

    北宫伯玉苦笑道:“这帮人忒不顶用!我原本以为能遥相呼应,一东一西夹击关中,但是等到我起兵他们就被剿灭了,害的我们孤军奋战!张角看着实力挺强,现在看来不过是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农夫!我们都能搞到现在这般声势,强兵十几万,他们呢,被皇甫嵩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

    “是啊,”李文侯也附和道,“皇甫嵩打黄巾军倒是很勇猛,但是这些时日看来,也是个怂货,见了我们都不敢出兵。看来,我们比黄巾军厉害多了,哈哈。再说了,黄巾军都被剿灭了,如何去联络?”

    “非也,若不是黄巾军牵制住了大部分朝廷官军,诸位起兵恐怕没有这么顺利吧?再者说黄巾军并没有完全被剿灭啊,关东各地仍然有大量的黄巾军在活动,而且他们的首领还活着啊!”

    阎忠故作惊讶的说道。

    众人闻言皆是吓了一跳,都说张角已经死了,难道其还能死而复生不成?

    “阎公莫要诓骗我等,张角三兄弟不是都已经阵亡了么?现在黄巾军已如一片散沙,正所谓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边章笑着说道。

    阎忠闻言哈哈大笑,“哈哈,确实不是诓骗尔等,这张角三兄弟确实是阵亡了,但是雷公将军尚在啊。你们怎么不设法与其联系啊?”

    阎忠其实就等着众人发问,这样才好引出周仓来,如果能说服这帮叛军,那周仓就有了起兵的本钱了。

    “你说的周仓?他不是已经投靠朝廷了么,现在都坐上了巴郡都尉,估计早将黄巾溃兵置之脑后了。”边章摇头说道。

    众人闻言也有叹息的,也有点头的。

    “非也!诸君岂不闻,南山之鸟乎!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三年不鸣,将以观民则;不飞则已,飞则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阎忠声音阴阳顿挫,说起来铿锵有力。

    韩遂冷笑道:“阎先生将周仓比作楚庄王,未免太高看了他吧?”

    “楚庄王年少即位,当时朝政一片混乱,所以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三年之中楚庄王暗中观察,分辨了忠臣与奸臣,三年后亲政果然是一鸣惊人,最后成就了霸业。雷公将军周仓的处境与楚庄王差不多吧?此人原来籍籍无名,突然被张角收为关门弟子,又临危受命任雷公将军。你若是他会怎样做呢?”阎忠反问道。

    韩遂怔了一下,稍微思考了一下就说道:“关东黄巾虽败,但是太平道教徒基础尚在。张角当年遍施符水,信众众多。所以黄巾军即使被打散了,但是信徒却打不散。若我是周仓,定然秘密联络四方信徒,择机起事。现在我们与官军主力在美阳对峙,正是黄巾军再起事之最好时机。我们东西呼应,兵进关中,则天下可定!”

    众人听完,又是纷纷点头,都佩服韩遂的见识。

    “哈哈,韩文约果然见识不凡,所说也不无道理,只不过……”

    韩遂听到阎忠夸奖不由得意洋洋,正在得意之际又听到阎忠语气中的转折之意,不由的问道:“只不过怎样?”

    “文约今年有四十岁了?”阎忠突然问道。

    韩遂点点头,“是啊,这与我年纪有何相关?”

    “文约四十多岁有这个见识,有这个魄力倒是也能理解,但是周仓乃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黄巾贼周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邻满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邻满座并收藏黄巾贼周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