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都是大喜,纷纷问道是何计策。

    看着众人殷切的眼神,周元福却神秘的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这次我又得用到师父所传授的神通了!”

    众人见如此说,也不好意思多问,只是心中暗自纳闷。

    幸亏崔牛皮讲起了光武帝刘秀的故事,这让周元福不禁想起了“夜有流星如火”这几个字。

    官军与羌胡叛军在美阳对峙,难分胜负。忽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落入叛军营中,驴马嘶鸣。贼兵以为是不祥之兆,故而要求还乡,朝廷官军趁势掩杀,取得大胜。

    只是周元福只知流星出现是十一月份,但是不知道具体哪一天,现在已经将近十一月中旬了,再多也就是这半个多月的时间了。

    周元福仔细思量一番,找来纸笔写了几封书信,让崔牛皮安排妥当之人送出去。心中又盘算了一下,感觉事情应该没有遗漏,顿时觉得心中石头落地,再不复之前愁眉苦脸的样子,看着周围的山势也感觉透亮起来。

    大军又行了两日,已经临近美阳了,此时已是冬天,到处是一片萧杀之气。

    “大哥,城中派人来接应我们了。”关羽上前禀报。

    周元福整整铠甲与兵器,做出雄壮的样子,希望给来人留下一副能征善战威猛将军的印象,这样也省的总被人轻视。

    賨人善于制作兵器,见周元福总是拿着一根竹竿做武器,虽然也能打赢,但终究有些不雅。于是朴胡与杜濩帮他做了一把长枪和一柄长刀,知道周元福对这根竹竿割舍不下,于是颇具心裁的将长枪尾部与长刀背部做成中空,正好能容纳六节杖在其中。

    待献上两样兵器后,周元福简直爱不释手,只是长刀尚可,长枪却长出了一段,因为六节杖已经成了五节杖。不过这也难不倒手巧的賨人,他们将长枪锯短了一些,五节杖刚刚放入,而且长枪可以分解为两段,变成两节短枪,周元福更是高兴了。

    若要上战场时,周元福便带着长枪,威风凛凛。周元福让匠人将后半段改为青冈木,只留精钢枪头藏在枪杆之中,这样无论分解不分解,都不影响电击效果。而平日则改佩长刀,刀柄也为青冈木,可以将五节杖从刀柄塞进去,同样不影响电击。如此一来,电棒效果仍在,反而更加掩人耳目。周元福因此将两位兄弟与工匠重重奖赏了一番,自然是皆大欢喜。

    张温此次派出接应周元福军队的,正是参军孙坚。孙坚心中郁闷,各路援军均已到达,独独周元福一路姗姗来迟,张温却以此为由不让诸军轻动。为三千人马,让十几万大军空等,害得自己无法取得战功。孙坚满心不悦,还未见面,心中就对周元福有了几分厌恶,知道其实黄巾贼出身,更是添了几分鄙夷。

    周元福一脸严肃的样子,看在孙坚眼里神态倨傲,心中更是不喜。一个黄巾贼而已,摆出这种盛气凌人的样子,难道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吾乃车骑将军参军孙坚,奉车骑将军之命来迎接蛮兵入城。”

    孙坚略微一抱拳不卑不亢的说道,这句话说的甚至有些狂妄。官职小所以只说自己是参军,而且拿着车骑将军的名号扯大旗,不说迎接讨寇将军只说迎接蛮兵,可以说一句话中处处是刺。

    众人听罢都是怒目而视,唯有周元福浑然不觉,只被此人名字震惊了。

    此人是孙坚,吴国始祖啊,生了孙策与孙权两个好儿子,一个勇猛无畏一个厚黑无耻,勇猛无畏者开疆拓土,厚黑无耻者裂土封国。

    “你就是孙坚?”周元福一本正经的问道。

    孙坚心中一动,在他看来周元福话语中充满了愤怒,这真是要找自己麻烦啊!自己在宛城可没少杀黄巾贼,这周元福如今成为了朝廷将军,这是要以权压人啊,莫非要寻个由头为宛城黄巾贼报仇?

    孙坚不是软柿子,有张温做靠山他心中也有底气,“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就是孙坚!攻宛城黄巾先登者!南阳大杀黄巾贼万人者!你奈我何?”

    众兄弟更是恼怒,连张辽都愤怒了。这话也太嚣张了,简直是柴狗在老虎面前狂吠啊!

    周元福知道孙坚梗着脖子是对自己不满,虽然恼他无礼,但仍然想知道他是不是历史上的孙坚。他应该是江东猛虎啊,怎么跑到这大西北来了?

    “你大儿子孙策,二儿子孙权?”

    原本周元福只是为了求证,但是听在孙坚耳朵里又不一样,以为周元福想赶尽杀绝,用家人威胁自己就范,不由得更是恼怒,“祸不及妻儿,你若是心中有气尽管冲我来!”

    “我有气?恐怕是文台心中有气吧!我只是问了你与儿子的姓名,你咋这么大怨气呢?可是有迫害妄想症么?”周元福也冷冷地说道。

    孙坚哪里知道什么迫害妄想症。现在气氛紧张,张温让自己来迎他们,总不能将他们赶走。

    “哼,那就休得啰嗦,随我进城便是!”

    说罢,策马回身,往美阳城方向赶去,身后护卫皆是雄壮有力之人。

    “大哥,此处离美阳城少说还有二十里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黄巾贼周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邻满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邻满座并收藏黄巾贼周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