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这个话题下。

    是一个母亲的自白。

    “大家好,我叫孙贞芳,十年前我的孩子25岁,却永远定格在25岁,警方说我的孩子是自杀,但是并不是的,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了解,我的孩子性格开朗,孝敬父母,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从不会给家人添麻烦,毕业后参加工作,虽然竞争压力大,但是孩子向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在死亡前一段时间都没有发现有轻生的迹象,我听到了警方的谈话,案子有很多疑点,但是为什么不继续查下去,坚持称是自杀呢!”

    “十年了!我每天都跑到警局,讨要说法,这十年来他们一直敷衍我说案子已经结了,十年过去了,我仍在坚持,我不知道我发的这些话会不会有人看,如果没有人看就当是我在宣泄自己的痛苦吧......”

    通过这个微博可以看出。

    案子已经过了十年了。

    第173节

    十年前警方办案能力,以及机器技术肯定没有现在好。

    若是这个案子放在现在,肯定会很容易就破了。

    但是时隔了这么久,侦破难度更是上升了数百倍。

    十年前的警方都因为种种困难没有继续调 查下去。

    更别说现在的警方了。

    沈知眉头微微蹙起。

    这个话题在热搜的最下面。

    不论是评论、点赞还是转发数量都特别少。

    “十年前的警方都破不了这个案子,现在肯定更没法破了,已经过去十年了啊!”

    “好可怜的母亲,隔着屏幕我已经感受到绝望了。”

    “阿姨真的很能坚持,都过去十年了,希望阿姨还是放弃吧,您的孩子看到您这样,肯定也会心疼的。”

    “真是个有毅力的母亲,希望您早点放下过去好好生活。”

    “案子都过去十年了,希望阿姨早点放下......”

    .......

    寥寥几十条评论。

    大部分的网友都希望这位母亲放弃寻找真相。

    但是,她一一回复道:“身边很多人都劝我放弃,但是我不想放弃!没有孩子的不会理解我的感受!自己的孩子突然不明不白死了,怎么能让人理解!”

    “如果我的孩子健康活(cgbi)着,今年也有35岁了,早就结婚生子了,我的人生也不会过得这么痛苦了!”

    通过这位母亲的评论。

    大家虽然想劝她。

    但是同时又能理解她的无助与悲伤。

    谁说时间能治愈伤痛。

    对于一个失去孩子的目前来说,时间就像是那把插进心脏的锋利的刀,随着时针一点点的转动,刀子就越插越深。

    看着这一段段,一句句话。

    很多网友感动了。

    对着屏幕开始抹起了眼泪。

    但是又无能为力。

    他们能做的就只有点赞、转发和评论。

    为这个话题增加一点点的热度。

    仅此而已。

    他们都是平凡人。

    在网上看到这样的热搜最多只能做到这些。

    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新旧热搜的更替。

    很快这个话题也会被大家忘记。

    网络上,每天热搜和新闻变化速度是非常快的。

    即便是现在大家记得。

    很有可能下一秒刷到别的话题,这个话题就会被掩盖在记忆的最深处。

    这条微博的权重越来越低。

    很快就会被挤下去。

    沈知眉头皱的更紧了。

    冤假错案很常见。

    如果这个阿姨说的是真的。

    当年的案子还有很多疑点。

    那么凶手仍然在逍遥法外。

    想到这,沈知眉头皱的更紧了。

    有什么方法能让当地警方注意到这个热搜呢?

    沈知也没做太多的思考。

    因为方法就在眼前。

    想着,沈知便在这条微博下回复道:“阿姨,加油,您的儿子一定在天上保佑您。您儿子是在哪离世的?”

    有了他最近的热度在。

    肯定会有很多网友看到。

    这个热搜的热度也会随之上涨。

    只要问到地点,面对社会的渔轮,警方肯定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这就是沈知现在唯一能做的了。

    阿姨很快就回复了:“沈导您好,我知道你,没想到你会回复我,谢谢你,我是烟海人,我的孩子当年也在烟海市上班。”

    沈知评论这条热搜过去几分钟后。

    果然不出所料。

    注意到这个热搜的人越来越多。

    排名一点点上升着。

    上升着。

    一直上升到了前十的位置。

    评论也随之而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娱乐:我拍的电影能提取技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首富之子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首富之子啊并收藏娱乐:我拍的电影能提取技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