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故而每逢他人举大军来攻,皆能成功守住基业,如赤壁、夷陵两役,因此东吴亦不可急图。更何况曹魏势大,蜀吴两地联合与之争斗也只是堪堪抵住,所以此时与东吴只能和也。”

    

    “如明之所言,魏吴两国如此势大,我汉室该如何应对?难道就只能困守蜀地乎?”诸葛亮微笑着轻轻地问道。

    

    “非也,清以为只要与东吴重修盟好,我汉室未必没有复兴的希望。”杨清也笑道:“与东吴修好之后,我方就可专心对付曹魏一敌也。曹魏虽然州郡广多,但所谓摊子铺的越大面临的危险也越多。曹魏北有鲜卑诸胡侵扰,辽东公孙氏亦是首鼠两端之徒,西边诸羌部落也是时有叛乱,这三方对于曹魏虽不至大患,但若我大汉和东吴从南方大举进攻,纵使他家大业大则也难免会左支右绌、疲于应付以至于漏出破绽,到那时兴复的机会就来了。”

    

    “故而只要我大汉东和孙吴、西结诸羌、南平南中,再内修政理、积蓄粮谷、广揽人才、讲军演武,待战机至时,遣一大将率偏军伪作主力以向关中,丞相身率主力大军以向陇右,一旦成功断陇,则陇山以西不复曹魏所有。如此合益州、陇西、凉州、西域四地之力再复关中,强秦之势成也。如此我大汉拥地利之势,居高临下以观天下形势,若势大则先灭曹魏、再灭孙吴,若势小则与孙吴同灭曹魏、平分天下,再图孙吴,诚如是汉室可三兴也。”

    

    杨清说完起身施了一礼,笑道:“此清浅愚之见,还望丞相莫要取笑才是。”诸葛亮左手按了按示意他坐下,随即笑道:“明之所言若是浅愚之见,他人还能提出什么高明的策略呢?”

    

    听完杨清所言,诸葛亮心中大为震惊,对于兴复汉室他自有筹划,然而杨清之谋划竟与他自己的想法极为相似,且更为丰富、长远、广大。要知道他此时对未来北伐是先取陇右还是关中并未确定,虽然他倾向于陇右,但杨清甚至连北伐出兵采取什么策略都已提出,实在令他惊讶。

    

    声东击西倒是妙计,诸葛亮暗自赞道,此番论对分析透彻、布局深远,对自己启发颇大,此子眼光独到、谋略过人,假以时日可为王佐之才。

    

    杨清心里清楚,自己所言也是参照了后世众人的智慧,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此赶紧谦虚地说道:“丞相所言折煞清了,世上智能之士何其多也,清也只是试言之罢了。”

    

    诸葛亮颔首笑了笑,此子虽然年纪轻轻就身怀大才,但仍能知道谦逊,真不知是何高人才能教出如此俊杰,他的一席话让自己大受启发,此人之才不在幼常之下啊。

章节目录

季汉当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军师中郎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军师中郎将并收藏季汉当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