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心中苦笑道,一主簿而已,丞相你知不知道自主簿之位空缺后有多少人惦记着,其中不乏名重一时之辈,要是彼辈知道这个位子被近日才声名鹊起的杨清所取得,不知道会不会惹出非议啊?

    

    王连脸上露出的苦笑被诸葛亮看到,他自然明白王连的顾虑,道:“至于出身,昔日追随先帝的忠贞之士有很多也是出身寒微,亮家道中落也不过是南阳一村夫,就连先帝也是起自微末之间。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我大汉绝不会拘泥于出身,任人唯贤实乃先帝创业以来始终遵循的用人之道。杨明之才智卓绝,假以时日必可担起重任、为国分忧,岂可因门第出身而薄之。”王连见诸葛亮如此说道,也不再多言,毕竟相府中的官吏归根到底都是丞相的属吏,诸葛亮自可一言而定。

    

    王连见人事已定,忽的想起一事,道:“丞相,说到人事任免,我还是觉得自己如今年老体衰,丞相府的事已经耗去了我大部分精力,盐府那边实在顾不上了,先前的提议不知丞相钧意如何?”

    

    刘备安定益州后,在诸葛亮、刘巴的建议下设置了司盐校尉一职掌管盐铁生产,王连乃首任司盐校尉并任职到现在,后来他迁为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后依然领盐府如故。今年领丞相长史后,司盐校尉一职仍然兼在他身上。王连任职期间,官府大获盐铁之利,国家用度也多从其中受益。不过他任丞相长史后,已然是位高权重,再加上确实精力顾不上盐府那边,因此多次向诸葛亮请求卸去司盐校尉一职,只是诸葛亮一直未同意。

    

    今日他见又谈到官员任免,索性就再次提了出来。诸葛亮也明白王连的难处,只是司盐校尉一职颇为重要,盐铁两项更是事关国用,故而不得不慎重。至于王连推荐的接任人选盐府属官典曹都尉岑述,他这两个月也在详细考察,目前看来这个岑述倒也算个干吏,这些时日代替王连掌管盐府倒也令他满意。

    

    诸葛亮想到此,心中一动,笑道:“也罢,这两个月岑述掌管盐府倒也有条不紊,过几日文仪公就将司盐校尉一职交给他吧。”王连见诸葛亮终于同意,赶紧拜谢,两人又聊了些国事,王连见夜已深就告辞而去。

章节目录

季汉当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军师中郎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军师中郎将并收藏季汉当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