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

    刘明:“我去了很多店铺,他们这里卖的东西,此我们松江县贵了很多。”

    “还有就是这里铺面的租金,真不便宜。”

    “最主要的是,繁华地段已经没有铺面出租。”

    谁都想抢繁华地段,租不到是很正常。

    就比如说上海寸土寸金,大家都知道里面的消费很贵,但是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挤入这座城市里。

    大家都担心在这里开一个贸易公司能生存吗,租金贵,还有各种苛捐杂税,还有衙役时不时地打秋风。

    虽然说他们松江县的产品,在淮阳城的市面上没有卖,但是,会不会遭到当地人的排挤和打压。

    他们也打探到淮阳城最大的布商是欧阳家,经营最大胭脂水粉店的是萧家,最大的粮商是汤家。

    这几家都是根深蒂固的老商字号,最主要的是他们背后有人,这个所谓的背后有人一般都是指官府。

    像李沫他们这样子,没有任何的背景,人生地不熟,忽然在这里开个店,生意不好,还好说,要是生意火爆的话,他们可能会直接来闹事。

    不像松江县周边的那些城镇,距离很近,有什么事情也就是一天半天就可以赶过去,这个淮阳城太远,报个信来回都要十几天的时间,鞭长莫及,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很难顾及得上。

    这里出现的问题,去到其他城镇还是一样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如果因为这样的问题不开店吗?不继续发展下去吗?

    那松江县永远都发展不起来,靠白公子?方老板?还是靠周边的是几个城镇的?

    不,这不是李沫想要的。

    林灵:“大人,我们真的要在淮阳城开贸易公司吗?”

    李沫:“不错。”

    张忠平:“可是这里的租金很贵。”

    李沫:“繁华地段,租金太贵,暂时不是我们承担得起的,而且繁华地段的店铺可不好找,除非出得起大价钱,让原来的店家搬走了,但是没有必要。”

    林灵:“那要怎么办?”

    李沫:“先去找牙行吧。”

    牙行相当于现代的中介公司,他们在衙门登了记,合理买卖下人、产业、畜乘交易等,里面做事的或者老板叫做保人。

    不用特意去问,牙行的店铺很好找,就像现在的大城市里,随处可见房地产中介一样。

    第二天,随意进了一家牙行店,这位保人姓陈,是个四十出头的男子,他是老板也是小二,因为只有他一个人。

    陈保人非常热情:“几位是买人还是看房子?”

    李沫:“看铺面,有出租的吗?”

    陈保人:“你们是外地的吧,哪里人?要要租多大的铺子。”

    是肯定句,本地通,一看就知道他们几个是外地人。

    李沫:“你手上有多少房源?先去看一下。”

    陈保人见惯了各种各样的人,并没有因为几位是外地人都瞧不起。

    只是他好几日没开张了,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带几人去转转,说不定一桩生意就成了。

    一直看了十几个店铺,大家都不满意,要么位置太偏,周围都没什么人。

    要么铺面太小,不适合。

    陈保人带着李沫他们转了这么久,一个铺面都没有看中,想了想:“客官,我这里还有一个铺面,就是有点小贵。”

    这个店铺在最繁华那条街的另一条道上,前面的道路很宽,可以停放很多车辆。

    前面是铺面,比周边的铺面都大,后院可以住人,里面有水井厨房等。

    但是租金不便宜,四十两银子一个月。

    林灵瞪大眼睛:“这么贵?”

    陈保人笑笑:“姑娘,这已经不贵了,你看一下前面那条繁华大街,一个铺面最起码五十两银子起价。”

    这不是要抢钱吗?要卖多少东西才能赚回四十两银子。

    林灵:“公子,要不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吧?”

    李沫:“二十两银子,如何?”

    陈保人傻眼:“客官,你是在开玩笑吧?”

    二十两,你还真敢开价,再说砍价也不是这样砍呀,哪有人直接削掉一半的。

    李沫:“你看我像是开玩笑吗?”

    “唉。”陈保人叹道:“行了,我直接给你们交个底吧,周边就得这个价,好地段的铺子早让别人租走了,这条街虽然不如旁边那条街繁华,但是也挨得很近。你们便是换一百个保人,也只能租到方才的那些铺子。”

    “客官,你也知道,做我们这一行真的很难,你看我今天带你们转了半天,最起码给我赚点喝茶的钱吧。”

    李沫想了想:“咱们各退一步吧,二十一两银子,不租就算了。”

    艹,就只加一两银子而已,陈保人无力吐槽。

    这是碰到狠人了,陈保人无奈地说:“行吧,行吧。”

    这也是自己能接受的价位,只是赚得太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晋女县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空若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若然并收藏大晋女县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