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花费。”洪泰刚望着眼前的手机,叹道。

    “毛毛雨了,全当我们商业宣传了。”董老板学着广东腔道。

    “好了。你点的菜大家都吃完了,该我点了。”徐同道。

    徐同话音刚落,服务员立即将菜单递上了上来。董老板见状,忙道:“怎么能让徐局长动手?只要徐局长动嘴就行了。”董老板说着,从服务员手里接过了菜单。徐同道:“鱼、虾、翅。其他你看着点就行了。”

    “好来,老三样。那酒呢?红酒,还是白酒?”董老板道。

    “都来点吧。红酒少来瓶,81年的。”

    “好。”

    赵良本来以为徐同还能点些什么高档菜,结果一报菜名,只不过是家常菜,然而又一想:同学在一起,不在乎吃什么,只是找个场合,叙叙旧。然而,菜一上,大大出乎赵良的预料,根本不是什么家常菜,全是澳洲进口的高档海鲜:虾是澳洲大龙虾、鱼是澳洲大鲍鱼、翅是澳洲新鲜鲨鱼翅,都是赵良第一次见到。那酒也不是普通的白酒。除了茅台外,对那红酒,赵良也是第一次见到,1981年的法国大拉菲,当地市场价在十万元。听着徐同的介绍,赵良惊得眼珠子几乎要瞪了出来,心想:怪不得有人说,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着一栋楼,今天真是见识了。徐同似乎看出了赵良的心思,就道:“商人的思维和我们不一样,对他们来说,这就叫感情投资,别看一顿饭花个十万二十万的,但也许酒场上一个招呼,日后赚的就不是一两桌酒钱的事了。商人大脑的每个细胞里,存储的都是利润,他们远比我们这些食客精明。”

    徐同为赵良夹了一筷子菜,似乎想起了什么,望了满是微笑着的董老板一眼,道:“你和董老板初次见面,可能不太熟悉,这董老板在马山可是个传奇式的人物。”

    耳闻老同学的介绍,又望着憨态可掬的董老板,赵良的心里更是充满了不解与好奇。徐同吃了口菜后又介绍道:“小的时候,董老板家里很穷,上初中时就辍学了,在当地煤窑挖煤。后来承包了一家小煤窑,赚了第一桶金。感觉经营煤窑太危险,就改行炼焦炭,效益非常可观。再后来,他见马山城市开发面临重大商机,将焦炭厂挣的钱,投入到了房地产上,成了马山市有名的房地产商。表面上,董老板很憨厚,为人也实在,但头脑非常灵活,看得非常远。董老板经常私下讲,作为商人眼光很重要,不仅要看得远,而且一旦看准的事,就要干到底,信心比决心更重要。也许正是为人豪爽,还有一副憨相,董老板的朋友特别多,上层、高层、底层,到处都是朋友。在马山,董老板既是个通天的人物,又是一个普通的人物。通天,和市领导的关系相当熟,经常在饭店能遇到他与市领导在一起推杯碰盏。说他普通,有时你会在地摊上,见他光着膀子,和员工吃羊肉串。”

    随着徐同的介绍,赵良似乎对董老板有了更深的了解,心中多了些赞叹。

    徐同对赵良道:“你看那小子穿的鞋?”徐同话音刚落,赵良目光不由的望向正在与客人说笑的董老板。也许离得较远,赵良似乎没有看清董老板穿的什么鞋。作为阔商,又是土豪,赵良以为董老板穿的鞋肯定很高档,就有些好奇。赵良刚要起身探个究竟。徐同似乎看出了赵良的心思,用手轻轻的按了按赵良的肩膀,轻声道:“别看这小子文化程度不高,而且从社会底层干起,但很有思想。很注意仪表,虽然小皮鞋不怎么高档,但擦得锃亮。经常说,鞋是男人的脸。有一次,我问他,你差不多快成马山首富了,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啊?你猜,他对我说什么?”徐同望着赵良道。赵良摇了摇头。徐同又道:“他告诉我:钱只是一种手段,心中的理想才是目的,钱永远为心中的目的服务。尤其是在一个人解决了温饱之后,钱作为财富的功能基本上就不存在了。比方说,投资房地产,首先想到的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建设一个个漂亮的小区。原先曾经的湿洼地,是我把它建成了一幢幢漂亮的住宅楼。”赵良点了点头,叹道:“作为一个商人,有如此高的境界真的不容易。”

    突然间,徐同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我忘了,你上大学时就吸烟,现在还吸吗?”

章节目录

让心儿静一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天地冰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地冰花并收藏让心儿静一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