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六月,司空张温受封车骑将军、假节,以执金吾袁滂为副将,大起三军前往凉州,讨北宫伯玉。

    张温的大军之中,有刘俭昔日手下的司马徐荣,被举荐为随军征战的司马,与张温一同出征。

    今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刘府的后园之中,一场比斗正在进行着。

    赵云手持长剑,与刘俭持剑对立。

    两人在长剑对峙许久,突然皆是觅声而动,同时向对方发动起了进攻。

    两柄长剑在半空中交击,发出清脆的声响,紧接着,便见刘俭的长剑直奔赵云前的罩门而走,采取攻势,而赵云则是仗剑防御,采取守势。

    后院之中,铁剑交击的声音叮当作响,虽未有金戈铁马之势,却尽显秋风扫落叶的豪侠气概!

    连续交手不下四十招,二人方才停手各自退步。

    哈哈哈!

    刘俭快慰的大笑着,道:唉,不服气不行啊,子龙年纪轻轻的,就有这般剑技,只守不攻,竟能与我持平,我练剑十年,可跟子龙一比,终究还是自觉学艺不精啊……败了,败了!

    赵云闻言忙施礼道:恩君切莫如此说,恩君剑术超卓,赵云不敢仰望恩君之背!

    怎么到我手底下待了几日,学会吹捧了?哈哈,给你抄录的《孙武兵法》,最近研习的如何?

    赵云忙道:目前已阅至第三篇幅了。

    好好读着,那可是吴县孙坚赠予我的孙子真本,内含军旅妙意甚多,你的武艺确属一流,但若只有武技傍身,终不过是一勇之夫,大丈夫生于世,若想以军功建业,当习万人敌!

    赵云拱手道:谨记恩君教诲,云今后定当苦学军机,不负恩君厚望。

    刘俭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和夏侯兰皆是俊秀后辈,那兵法汝二人可共研之!

    多谢恩君!

    兵法是刘俭送给赵云的,刘俭没发话,赵云便没有被任何人看,即使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夏侯兰。

    但如今刘俭既然同意赵云可与夏侯兰继续研究,那赵云便无需再有顾忌了。

    随后,刘俭走到了旁边的空地,席地而坐休息,赵云则是侍立在旁边。

    少时,突听赵云问道:恩君,徐司马被恩君举荐往凉州讨贼去了?

    刘俭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将他举荐往张温处,让他随张温去往凉州。

    赵云有些不解的道:如今陛下已有立恩君为牧之意,想来不日就要前往地方任职,闻徐司马善于用兵,翌日前往地方,似徐司马这等人杰,定有大用,恩君为何要此时将徐司马举荐往讨伐西凉叛贼的军中?

    刘俭轻轻一笑,道:当初,我提拔徐荣来雒阳越骑营,曾与其共论凉州诸事,还答应他,翌日若凉州有叛乱,必推荐他往凉州建功!

    先前陛下征调皇甫嵩和董卓去往西凉讨贼,徐荣就有心前去,只是当时我没有允他,这一次张温再征兵去定西州,我若再对徐荣再行阻拦,彼此之间怕是会有间隙,徐孟桐出身辽东荫富之门,心气颇高,既然他想去凉州,就随他去吧。….

    赵云恍然的点了点头,道:可惜,云尚想向徐司马请教行营排军的战术,如此怕是没有机会了。

    现在确实是没有机会。刘俭站起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但以后会有的。

    徐荣出身于玄菟郡,虽是边陲之地,但他的家族在当地却颇有名望,家中田产徒户颇众。

    而徐荣的家乡再往东北便是高句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徐家人世代居于边郡,相助本地太守征伐高

    句丽,也使其族在本郡颇为之知名,军功人物屡出不穷,所以徐荣颇为心高。

    他一心想要凭借军功,从边郡出头,走向一个更大的舞台。

    而刘俭当初从将徐荣调入京师,并委以司马,在不知不觉间,多少让徐荣有点飘忽了。

    有些个边郡豪杰,是会有这个毛病的。

    若是在不为人重用时,他们就会哀怨自己的出身,觉得是因为自己不能出位是因为出身造成的,恨没有人愿意给他们机会。

    可一旦得到了机会,他们又会觉得自己才华横溢,能力出众,觉得谁都离开他不行,欲求不满的向往着更大的舞台。

    徐荣一直想去凉州征战建立更大的功勋,这点刘俭心中很清楚。

    这也的确是徐荣当初入越骑营时,刘俭曾答应过他的。

    而且这个想法,徐荣至今没变过。

    刘俭不能阻拦徐荣去实现梦想。

    人家想圆梦,你偏拦着,彼此之间建立的良好情谊,可能会因此遭受到巨大的困境。

    既然他想去凉州建功,就让他去一趟吧。

    是时候让徐荣见识一下什么是中原之地的世态炎凉。

    不是人人都能从大汉海量的军功武人中,将你提拔到越骑营当二把手的。

    大汉朝不是谁都愿意去慧眼识珠。

    出身于光武之乡的南阳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给玄德当主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臊眉耷目并收藏我给玄德当主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