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去田里走走。”

    来了庄田两次,还不曾仔细看过。

    老翁欣然领命,陪同朱允熥走在田间。

    “我们庄子的田在整个京城那都属上乘的,一般的田亩产两石,我们庄子最高时能达到两石半。”

    老翁言语之间,满满的都是自豪。

    能租到好地,最后剩到自己手里的粮自然也就多了。

    都是种田的,自己的田比别人的高,哪能不自豪?

    “老伯高姓?”

    老翁连连摆手,不好意思回道:“不高,不高小老儿姓祁,单名一个山字。”

    朱允熥继续发问,道:“种田几年了?”

    说起这,祁山限于短暂回忆。

    “小老儿祖上就是种田的,自会走路起,便常在田里跑,六七岁的时候就跟着家里除草插秧了,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是种田的一把好手了。”

    “今年小老儿已六十有三了,从十三四岁算,也有五十年了。”

    “现在家里儿孙都能下田了,倒也用不着小老儿再干这些活儿了,可种了一辈子了,一下什么都不干了,心里难免空落落的。”

    “更何况,邻里邻居的也时不时有能用得上小老儿的地方,谁家的田需要浇了,谁家的田需要除草了,都少不了和小老儿问上一嘴。”

    种田这活儿没有什么特定的教程,该怎么种完全是凭经验。

    经验不足要是不足,干活儿越多失误反而越多。

    “做个庄头,管管田咋样?”

    “啊?”

    祁山惊了一跳,以为自己听错了。

    朱允熥不再重复,接着又道:“管庄太监,庄丁我都不会再派遣,该怎么种均由你们自己负责,你说这田亩产最高可达两石半,我以最低的两石收租,你们只需付我六百六十六石租子就行。”

    他手上没那么多可信之人能用,哪能短时间之内补齐庄丁。

    唯一的办法,只能让庄户自治了。

    “这种模式也有一个弊端,那便是风险全系于你们身上。”

    “若是碰到灾年粮食减产,你们也必须把我那六成租子交上。”

    “不过,京师之地风调雨顺,少有灾年,看今年这情况,很大程度也不会有的。”

    规定了具体数额,那可绝对比以前模糊不清那种要占便宜的多。

    祁山种了一辈子地,对这些还是门清的。

    思考了片刻,应答了下来。

    “三皇孙所命,小老儿领了。”

    “小老儿会尽快把新的收租方式通知下去的。”

章节目录

大明:家祖朱重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满城金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满城金甲并收藏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