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业的机会,家里的爵位嫡兄承袭,他们苦练骑射又有何意义,只剩饮酒享乐,虚度人生混日子了。”

    “一时没用用兵之处,不代表永远不会用,那些人若都去提笼遛鸟,一旦有战,抓瞎的就会是朝廷。”

    朱允熥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老朱和朱标均迟迟没开口。

    他们就是心中有了些想法,还没来得及整理归纳。

    这才多大一会儿功夫,朱允熥便都想明白了?

    若说朱允熥像朱允炆那样,是有人教授的。

    可朱允熥身边,都是些武将。

    那些人领兵成,哪有这个头脑。

    再者说了,这法令从根本上是要触动武将利益的。

    没有谁,会挖自个儿墙角的吧?

    “你何时开始想的?”

    朱标捋清之后,率先发问。

    “今天知道十八叔和沐晟他们打架之后,回宫的路上儿子就开始想了。”

    “黑发不知勤学早,正是精进自己的年纪,却整天游手好闲,荒废光阴。不说他们都拿着朝廷俸禄,就是普通百姓家的子弟,人人都像他们那样,整天啥都不干,国家也会因此停滞不前。”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少年若不知努力,那国家如何发展,千百年来,不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文明的辉煌。”

    “回宫后,正好又看到扬州指挥使的邸报,由此想到了勋戚子弟的共性。”

    “之后,儿子翻阅了些各朝兵役情况,结合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杂七杂八的很多,就总结了这么些。”

    “儿子第一次弄这些,有用的话,父亲剪巴剪巴用了,要是没用,那就当儿子没说。”

    不是有用,那是太有用了。

    老朱和朱标惨理朝政这么多年,两人都没办法从中找出瑕疵之处。

    “行了,都回去吧。”

    老朱率先反应过来,随之开始赶人。

    朱允熥拱手,当即离开。

    他的这些,那都是历史中存在过的。

    这些东西都是老朱经过深思熟虑,才昭告于天下的。

    把最后结果,直接讲出来,老朱连考虑都不用,就能直接用了。

    一直到朱允熥走远,朱允炆才能反映了过来。

    看这情形,他这是又输了。

    紧随朱允熥脚步出了乾清宫,朱允熥已哼着小曲,走出老远了。

    直到朱允熥消失不见,朱允炆才回了东宫。

    刚一回去,便开始奋笔疾书。

    尽快把朱允熥说的摘录下去,然后找黄子澄,找些缺点,并加以改正。

    如此一来,朱允熥功劳簿上可就有他一份功劳了。

    朱允炆确是自己优势的,就比如记性就挺好。

    乾清宫中,朱允熥说的那些,他只凭回想,便挑重点摘录了下来。

    为把握良机,尽早想出办法。

    朱允炆写好这些后,又找人连夜送出宫。

    以便让黄子澄,在次日授课的时候,就能想出办法来。

    已经下值的黄子澄,知道是朱允炆的信后,连夜挑灯看了一遍。

    所有的内容都看完,黄子澄捞着信,久久不语。

    这法令,老谋深算,毫无瑕疵。

    若说这是老朱将定的,那都有人信。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能有这般谋划。

    黄子澄突然有些怀疑,他坚定支持朱允炆到底是对还是错了。

    过了许久,黄子澄把信放于灯前点燃,最终拿定了主意。

    这么多年,他早就把朱允熥得罪了。

    现在改换门庭,去朱允熥跟前摇尾乞怜。

    哪怕朱允熥能接受他,也不见得不会秋后算账。

    再次拿定主意,黄子澄开始拧眉沉思。

    须臾之后,眼前一亮,微微一笑,终有了主意。

    要是连个小孩子都对付不了,那就白读那么多圣贤书了。

章节目录

大明:家祖朱重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满城金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满城金甲并收藏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