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有因,孙真人为助在下,汤予焉有责怪之心

    孙思邈拿起经书交给汤予,说道:若小兄弟愿意研习这佛家无上神通,贫道就讲于小兄弟听。

    汤予接过经书大喜过望,说道:在下求之不得,能得孙真人指点迷津,汤予感激不尽。

    孙思邈微微笑道:如此最好,你我二人现在无事便来参研一番如何?

    汤予说道:在下正有此意。

    孙思邈站起身让汤予翻开经书,那经书宝蓝色的封皮已被汤予的鲜血染红。汤予小心翼翼的打开书页,孙思邈念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孙思邈念到此处语调一转,又念道:人心既除,则无心来急。人欲既除,则天理常存。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为望,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在此中,乃不起波。双目微闭,关照心肾。万念俱泯,一灵独存。于彼气中,悠悠扬扬。上不冲心,下不冲肾

    孙思邈念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念完,又叫汤予随着口诀照做一遍,有不明之处孙思邈在旁一一解答。汤予将真气围绕周身游走一圈,但觉神清气爽,舒畅心怡。可唯独每每运行至膻中穴和气海穴便瘀堵窒涩。孙思邈解说汤予心脉受损,恢复仍需时日,只要天天照此口诀苦修,总有一日能冲破这两处穴道的阻塞。汤予习得佛家无上神通内功心法,心中欢喜无限,自此每日勤练不息。

    又过了月余,已是花开时节。五台山气候清凉,少花多草,唯有南台峰下开满玉仙花,微风拂过,半山飘香。一日汤予在南台峰后一处僻静之所打坐养气,忽有一小道童急步而来,见汤予说道:汤家哥哥,师父请你前去,有要事相商。

    汤予略感奇怪,问道:何事这般急?

    小道童摇摇头,说道:师父未讲,我也不知。

    汤予屏息凝气起身回观,来至房中见孙思邈,说道:孙真人急召汤予,有何要事?

    孙思邈直言道:小兄弟,你不能再留在此处了。

    汤予神色一变,说道:为何?

    孙思邈摆摆手让汤予坐下,说道:贫道刚得到消息,前日你独闯名剑山庄,与名剑山庄庄主王者令一番恶斗,剑刺王者令小腹。王者令当夜重伤不治,其子王远泽替父发丧后,亲赴陇西揽月城拜见武林盟主李炫峒,说你擅闯名剑山庄,强夺镇庄之宝湛卢剑,刺死庄主王者令。李炫峒暴怒,发下布旗令诛杀于你。

    汤予闻知王者令竟死于他剑下,回想其所作所为不禁长出了一口恶气,可听武林盟主李炫峒发出布旗令诛杀自己又是一忧。这陇西李氏自汉代起就据守陇西要地对抗外敌,族中男子俱是长枪劣马,破阵杀敌的热血儿郎,历朝历代名帅良将层出不穷。而李炫峒便是今日陇西李氏的掌门人,揽月城的城主,二十余年前于武林大会上凭借手中一杆九十七斤重的霸王枪技压群雄,赢得武林盟主的尊号。

    孙思邈面带愁容,说道:大慈恩寺的方丈了明禅师虽非武林中人,但他在佛门地位甚高,其也向少林白马西门等各大寺院的主持方丈求助,欲捉你回慈恩寺受罚领刑。你在泰山绝顶冲撞天子鸾驾又夜入行宫盗走七星龙渊剑,已是朝廷的头号通缉要犯。现在整个武林佛门又都与你为敌,可如何是好?

    汤予沉声说道:天下人皆和汤某为敌又能奈我何,大不了一死有何惧哉。孙真人放心,我立即下山,绝不拖累真云观。

    孙思邈忙道:小兄弟重伤初愈,功力未复,万万不可鲁莽。贫道并非怕事之人,只是真云观虽地处荒僻,却常有慕名求医问药者来访。若是得知小兄弟在此,走露消息,后果不堪设想。总要想个周全之策,以防万一。

    孙思邈说完,二人各想心事沉默无言。过了半晌,孙思邈说道:贫道有个安全的去处,不知小兄弟是否愿往?

    何处?汤予抬起头问道。

    孙思邈并未回答,话锋一转说道:那日小兄弟曾言,泰山绝顶一战因手中长剑不及剑神李承继的七星龙渊才有此一败,故而你为求一把绝世名剑独赴名剑山庄。

    汤予瞧着孙思邈,说道:孙真人说的不错。

    孙思邈慢声说道:贫道对剑知之甚少,但贫道以为小兄弟败于李承继并不是因为剑的缘故。

    汤予对剑术极为自负,听孙思邈之言闭口不语。孙思邈说道:李承继和你交手不过数合,就知你的长剑剑性微脆,剑身已有裂纹,三招内必断,这份对剑的领会便高出小兄弟甚多。

    汤予心头如遭锤击,震撼心神。孙思邈接着说道:小兄弟欲求一把绝世名剑之心贫道理解,但小兄弟却不知这些名剑绝非全因其锋利无比,削铁如泥,才名扬天下。更是因为这些剑都有过伟大的主人和不朽的故事。就拿七星龙渊剑来说,如不是有了伍子胥同渔丈人的高洁之事,此剑怎会流传千古,早已埋没在历史长河中。你所求的湛卢剑亦是这般。

    汤予低声说道:孙真人所言到底是何意?

    孙思邈眼中带着神采,说道:名剑虽好,都是古品,单论冶金铸剑之法,今日早强过千百年前不知多少。小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长剑无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汤献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汤献伟并收藏长剑无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