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三日的时间从指缝间溜走,眨眼便到了及笄礼这天。

    天还没亮,李家的府邸便开始忙忙碌碌。

    李格非任礼部员外郎,品级稍低,但胜在他风评极佳,师门不俗,与朝中不少官员也素有往来。

    加之其才学出众,著作良多,颇受文人雅士的称道。

    而李清照本人的才情,更是名满汴梁城,甚至有心人将李清照这些年所有的词作收集成册。

    至于她

    没别的,她银钱多。

    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为这一家人的书香中添了点儿庸俗的金子味道。

    所以,李清照的及笄礼声势不可能寒酸。

    及笄礼流程繁琐,迎宾、就位、开礼、笄者就位、宾盥、初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置醴、醮子、字笄者、聆训、笄者揖谢、礼成。

    在这一整个流程中,字笄者最让荪歌发愁。

    不论是后世亦或者是本来的剧情中,都只是清清楚楚的写着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后人曾有说法以“漱玉”作李清照的字,但终究难经推敲。

    漱玉,本是李清照故居前那汪清澈见底的泉水。

    也有人说古代男尊女卑,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女子无字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体现。

    这种说法同样立不住脚。

    世人皆知,东汉末年,蔡文姬名琰,字文姬。

    所以,给李清照取字,于荪歌而言,便是头等大事。

    及笄礼前,她与李格非遍翻古籍,最终却简简单单将照姐儿的字定为了漌煜。

    漌,清澈之意。

    煜:“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煜本为日光,明亮之意。

    漌煜,与清照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定下这个字,荪歌脑海里唯一的想法便是笔画真多!

    声势煊赫的及笄礼一结束,荪歌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收到了赵明诚母女的拜帖,想登门一叙。

    叙什么

    叙姻亲

    照姐儿这才刚及笄,就迫不及待的上门抢她的小棉袄

    四舍五入,赵明诚狼子野心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

    吏部侍郎从三品!

    一比较,她的便宜夫君的礼部员外郎就更不够看了。

    位也不高权也不重,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开门迎客啊!

    难不成等着被穿小鞋

    要知道,数年后,赵挺之可是要位极人臣的,能与蔡京斗的你死我活,怎么可能是的良善之人。

    荪歌表示,她向来识时务。

    啧啧啧,怎么感觉,这北宋末南宋初政坛上斗的风生水起的照姐儿的姻亲故交。

    公爹,表姐妹,表妹夫,都先后做过丞相。

    一个比一个鼎鼎大名!

    ……

    登门的是赵明诚的母亲和尚未出嫁的小妹。

    一番寒暄,赵母表明了来意。

    “李小娘子可曾许了人家”赵母抿了口茶水,眼眸深处的不愿散去了些许。

    看来,李家并不如她想象般落魄。

    此茶,千金难求。

    虽说官员之妻自甘堕落从商贾之事让她颇为瞧不上,但老爷既松口,那便是早有考量。

    加之明诚在家中嚷嚷着非卿不娶,她也只好上门试探下口风。

    荪歌不动声色,装作听不懂赵母话中的意有所指。“尚未。”

    “照姐儿刚及笄不着急,我还想多留她几年。”

    “那丫头张扬不羁,稚子心性,若此时许了人家,岂不是结仇。”

    好吧,她的确有点儿识时务,但不多。

    在照姐儿未对她袒露心意之前,她不会做出任何决定。

    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养大的照姐儿,无需她操心。

    赵母:她家明诚是被嫌弃了吗

    若不是明诚心心念念,她绝看不上似李清照这种有几分才情便放浪形骸的女子做儿媳。

    这般女子,如何能相夫教子。

    再者说,以赵家的家世地位,李清照是高攀。

    赵母压下心中的恼怒,控制着仪态。

    “稚子心性有稚子心性的好,单纯善良,明媚阳光,最是讨人喜欢了。”

    单纯善良

    那便是愚蠢!

    赵母在心中补充道。

    官宦之家娶妻娶贤,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安稳后宅,又能人情往来的贤内助。

    而非一个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落俗的才女。

    荪歌勾勾嘴角,若是赵母能再隐藏下眼神,这话恐怕更有说服力。

    “既已及笄,许亲待嫁乃是常理。”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赵母漫不经心的转动着手腕上的玉镯,玩笑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快穿:千古风流人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安离不失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离不失眠并收藏快穿:千古风流人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