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觉得无聊的时候也别跑远了!”

    说完,易书元就盘腿在山巅坐下,随后一抬袖子,酒葫芦就从其中飞了出来,落到了身前。

    下一刻,易书元闭上了眼睛。

    在灰勉眼中,眼前的易书元居然直接消失不见了。

    这吓了灰勉一跳,赶紧凑近几步,才终于又感觉到了易书元的存在,随后眼中从模糊到清晰,又看到了先生。

    灰勉也学着易书元坐下,不敢随便乱跑。

    山中灵风拂动,天阳之火挥洒大地。

    易书元此刻处于一种若存若离的感觉之中,既是修炼,也是感悟。

    灵气如若有若无的潮汐,日月星光如火亦如水。

    易书元既收拢天地元气,却也不过分索取,维持着这一份独特且灵动的修行状态。

    按照《五行妙术》中的说法,御五行之法不过是仙道修真的附带。

    若五行得真,那御五行之法也是水到渠成。

    易书元深以为然,所以在他眼中,《五行妙术》不只是简单讲五行御法,也可逆推五行内炼之道。

    书上说,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内炼五行也讲求一个俱全,如此五行圆满才能算是“真人”。

    易书元此前的修行一直是不懈怠的,对五行之道的领悟也颇有心得。

    但是易书元毕竟修行尚短,对五行之道的领悟不可能一蹴而就。

    灰勉对控水也很有心得,算是为易书元提供的指导。

    得《五行妙术》观水之道后补充领会之下,易书元对水行之妙已得三分真味。

    易书元擅长御风,入道之劫历经惊蛰之雷,雷属木,而抚尺玉惊属雷属木,木行真意易书元也体会极深。

    御金御土有阔南山神心得馈赠,

    尤其是御土,易书元虽从未施展御土之法,却借通感之能领会其中真意。

    但御金易书元总是差点意思,御火则是他五行之中最弱的。

    这或许和易书元自身的性格有些关系。

    在诛杀猫妖的时候,易书元于御金之道,领会了那几分锋芒,更是在炼酒之时领会了几分躁动的御火之灵。

    自身不足得以弥补,到如今易书元有了内炼五行的自信了。

    随着易书元的修行越来越深入,心神不断延伸,恍惚之间分不清心中内景与外界天地的区别。

    内景之中,易书元盘坐在山巅丹炉旁。

    而在外天地之中,易书元盘坐之地边有一个酒葫芦,其形竟和丹炉十分相像。

    酒葫芦拟丹炉变化,本是易书元此前福至心灵的想法,在此刻成就了内外呼应道法自然。

    更能借天地之力突破自身桎梏!

    某一天,灰勉从修行中醒来,它看向一侧,竟然看到自家先生面前的不是酒葫芦,而是一个大大的丹炉。

    嗯?

    灰勉用爪子使劲揉了揉眼睛,再看的时候易书元面前的还是酒葫芦。

    灰勉愣在那边开眼又闭眼,好一会也没弄明白刚才是不是错觉。

    ——

    山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灰勉坐不住的时候就会出去山中转一圈。

    看着山中野果成熟,看着大雁从天空飞过,看着山中草木逐渐枯黄,看着落叶结霜,也看着雪花飘落

    易书元虽然处于修炼之中,却也同样交感万物,和灰勉一样“看”到了这一切。

    但在修行上,明明已经领悟五行根本之理,却总是还差点意思,只不过易书元并不着急。

    直至当年腊月二十五。

    易书元只觉得这一刻内外天地虚实之间气机交汇。

    天地之间五行气数犹幕至朝,于生生不息之中化入新意,虽还是腊月,但新春之气已至。

    易书元嘴角露出微笑,可下一刻就心神震动。

    外天地之中五行复生,但易书元只觉得自身内景天地中,五行气息仿若内外逆转,竟开始枯竭.

    这一刻,易书元明白,真的被当初的他言中了!

    立春,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

    劫至,内外天地交感成虚实阴阳之势,外天地苏生,于内天地则反之,五行不济,往者去而不续.

    正在其他山头玩雪的灰勉心头猛然一惊,抬头看向易书元所在的山头,只觉得有一股可怖的气息环绕在那。

    但再仔细一看,灰勉却又什么也感觉不到了。

    只不过这一刻,灰勉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知道刚刚绝非错觉!

    先生!

    虽然心中惧怕,但灰勉还是急速朝着那边山头奔去。

    等灰勉飞奔到山巅,却发现易书元的消形之法都已经破了,身形直接暴露在风雪之中。

    更可怕的是,易书元此刻皮表细润不再,就连头发也在迅速失去光泽.

    “先生——”

    顾不上什么惊扰不惊扰了,灰勉尖叫着冲向易书元身边,难道先生走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细说红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真费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真费事并收藏细说红尘最新章节